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m.39.net/pf/a_7296127.html由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创作的《南京百年文学史》(-)编撰进展顺利,计划9月初完成初稿,年内出版。经编委会(编委会主任:汪*,编委:吴俊、薛冰、王振羽、何平等)研究确定:为确保这部专著更具学术严谨性及权威性,在本书中增加附录《南京现当代文学资料编年图表》,拟由三部分组成:南京作家年表、南京文学记事年表、南京文学报刊年表。该编年图表为南京百年文学大事记,既可作为本书详实有力的补充资料,也可扩充完善独立出版,作为南京文学百年发展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日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向金陵晚报的记者讲述了编著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金陵晚报记者 王峰 实习记者 孙冲)
昨天,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一部囊括南京这座城市百年文学史的著作即将出炉。从年至年,南京文学有着怎样的历史风貌与现代形态?南京的地理、文化、审美传统与城市性格对于作家创作又有什么影响?该书负责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在编著过程中还有一些重大发现,包括涉及南京沦陷时期文学史料有错讹疏漏之处。
南京是一个宽容的城市
众所周知,南京是国内首个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的城市,其文学传统与现状都无愧于“文学之都”这个称号。南京作家叶兆言在《南京人》中说过:“南京人的特点是宽容,南京从来就是一个宽容的城市。”“南京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展开双臂欢迎来自别的地方的作家。和留不住出生在南京的作家相比,客居南京的作家要多得多。”
所以,书中关于南京文学的范畴,将从“南京作家”和“南京写作”两方面进行阐释:出生在南京并长期在南京生活与写作的作家;虽然是非南京籍作家,但长期在南京生活和写作的作家;无论是否出生于南京,但曾经在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并且其创作以南京为书写对象,或者具有较鲜明的南京气质。此外,对于既不是出生于南京,也没有在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只是短暂地在南京旅行过,但其部分创作以南京为题材的作家也有所涉猎。
张光芒表示,作为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读者可以通过这部书深入系统地了解,百年以来南京文学的发展脉络,特别是通过书中对于南京作家的介绍和评价,了解南京文学在整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南京文学多元并存
张光芒指出,南京文学在年之后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次是新中国的成立,一次是改革开放,“在这两次转型的过程中,南京文坛均出现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南京也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的当代文学重镇。”
而这个成绩,对南京来说是有迹可循的,张光芒说,从空间上说,南京处于南北交汇之地,既有江南的诗性气质,又有北方的质朴与厚重。“自魏晋时期以来,经过民族大融合与经济的发展,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渗透,形成了求新求变、兼容并包、多元并存的文化气质。”正因如此,在-年期间,南京“新状态文学”概念的发起、“断裂”事件、“中国庸诗榜”事件都引起了全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