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创作者鹰眼娱乐说,专门和大家聊聊好的影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们没有资格去代替那些无数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去代替他们原谅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人。而且现实往往会比电影电视中所描绘场面的更加惨烈,毕竟电影是艺术和现实的结合,它源自于现实而且要高于现实。《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影片中没有硝烟弥漫战斗场景,没有特效炸裂的神奇场面,有的也仅仅只是在战争中不可告人的人心,当面对生或死的选择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人心,还有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金陵十三钗》是以抗日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年被日军占领的中国的南京,以及躲在南京的一所教堂里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有一个放荡不羁的美国人,一群女学生,14个为躲避日本人而出逃的风尘女子,还有拼死抵抗日本人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险的时候放下了个人的生死,前去赴一场死亡之约。
金陵城被日军攻破了,战争的烟火烧进了繁华的秦淮河岸,和这六朝古都,曾经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如今只剩下一片碎石瓦砾以及四散逃窜的人群。因为战斗失败而准备逃出南京的士兵,教会学校里逃出的女学生,烟花之地逃出来的风俗女子,还有一个浪荡不羁,一心求财的白人,这些人构成了电影最初时的场景。当他们汇聚到教堂时,在战争下人心的本性便显露了出来。
从这里开始,我个人更加偏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观点,无论这个人的身份和所表露出的性情,人性本善,是存有恻隐之心的。影片开始的时候,每一类角色所表现出的性情都是自私的,都是只为自己而活。白人约翰为了金钱,玉墨这些人是为了活命,女学生们还处在性情的形成阶段,他们有单纯的爱、单纯的恨。
所以,当玉墨一行人出现,书娟等一干教会女学生对于她们这些风尘女子的排斥、厌恶都是理所当然的。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类角色的性情又都出现了一些转变,像是约翰,当他亲眼所见日本兵残害女学生时,毅然的挺身而出,前去保护那些手里没有武器的女学生。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约翰的内心是柔软的,他在这些女学生中看到了自己女儿的身影,唤醒了他的善良。
约翰的心境因为自己女儿的离世所以性情有了变化,其本质也是善良的。从其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约翰是一个很温柔的人,他会选择用饱含善意的谎言去抚慰孩子们的心灵。玉墨一行人也从最初的只顾着自己玩乐到最后舍身去替女学生们前往参加日军的聚会。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发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的觉醒与救赎。
从电影中没有看到那种充满深厚感情的,口号式的爱国,以及与之相似的家国情怀。但是从影片的内核和细节都体现了国家危难之际,小人物的爱国之情,家国大义。或许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作为是家国大义的表现,他们仅仅是希望不被日本鬼子所残害,或者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因——你救了我,所以我也要救你。但就是这些下意识的行为,却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鹰眼娱乐说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