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编程从娃娃抓起下一个奥数来了掌上春 [复制链接]

1#

少儿编程火了,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广告,线上、线下编程课花样繁多,融资成功的喜报频频传来,各级教育机构明确“大力推广”……很多人担忧,编程是否会代替奥数,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们的新烦恼?

“8岁学?不早啦,6岁正好!”

“我家孩子才小学二年级,8岁学早不早?”“不早了,我们这6岁多的一大把。”为了一探编程课究竟,记者在线上线下各报名旁听了一节编程课。线上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通过语音指导和视频演示,培训师在线辅导孩子拆分任务、拖拽模块、点击完成,一个动画效果产生。在线培训师介绍,通常年纪较小的孩子从Scratch图形化编程起步,在学会运用“编程思维”后逐渐进阶到代码编程。

线下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则对动手能力要求高一些。孩子通过组装、搭建、编写程序来运行机器人,按照老师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最终让一个机器人按照指令动了起来。

“学点编程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又特别喜欢机器人,与其在家瞎玩,学一学总是好的。”一位刚试听结束的家长王女士说,他儿子就读一年级下半学期,已经在学的项目有钢琴和英语。

看着仍在犹豫的记者,培训老师问:“您不再考虑考虑吗?现在很多中小学已经把编程纳入必学科目,初高中自主招生考试都会优先录取会编程的孩子。江浙一带已经把编程纳入高考科目,也就是说以后高考是必考的。”

这种说法吸引了好几位家长的兴趣,他们纷纷掏出手机搜索相关内容。试听结束之后,超过一半的家长痛快地交了学费。

一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父亲于先生试听完后则表示了质疑:“几个模块的拼搭跟编程差了十万八千里,培养逻辑思维的本质是学好数学,有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才有可能。宏观地说拓展逻辑思维,帮助大脑发育,那么学习任何一种科目都有好处,说得再直白点不如直接学奥数了。”

升学焦虑叠加科技焦虑

STEM、机器人、编程,本来原本都是一种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到了国内就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多少都跟升学挂上了钩

一直以来,编程被认为是一种非刚需课程,与英语、乐器以及奥数等学科类课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够长、分级标准缺乏、与升学考试关系不紧密等问题,一直让这门课外培训不温不火。

然而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逆转。

年,教育部文件开始提出跨学科学习(STEM教育)概念。在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强调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年1月,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年版)》中,新加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内容成为“新课标”亮点之一。

年,浙江、天津、江苏等多地将编程纳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南京、天津等地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范围。在一些地方中小学尤其是民办学校,少儿编程日渐成为招生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另一剂强心针来自奥数竞赛被叫停。近期,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让奥数等相关竞赛相继停止,同时禁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与奥数挂钩,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办奥数班等。给期待通过奥数加分特招的家长们兜头一盆凉水。

在此背景下,少数孩子的兴趣特长培训变得复杂化,中间既掺杂着老套的升学焦虑,还有新型的科技焦虑感。

“你知道小升初奥数竞赛已经取消了吧?现在取代的是信息学竞赛。高中生可以参加信息学奥赛,可以免试或者自主招生加分。小学生可以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证书也都是小升初优录时候的利器。”编程机构小码王的培训师在推销中这样向记者“明示”: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29中的优录都认信息学比赛证书。她又补充说,“你们家孩子二年级的话,现在开始学正好,两年课程2万元左右,到四年级就可以开始参赛了。”

记者查阅教育部办公厅2月底发布的《关于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补充公示》,其中列有“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同时明确规定“只面向高中”。但在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