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十多年前,一位名叫严歌苓的作家和一位名叫张艺谋的导演先后通过小说和镜头记录了八十多年前南京城内的一段历史,金陵十三钗用柔弱之躯书写了大义和英勇。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镜头和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原著故事的背景是日军侵华和南京大屠杀期间。读罢全书,苦痛和感动一并涌出,这并非虚构的历史啊,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
日军的暴行
入城时——
日军打坦克履带碾过,便有人被压在坦克的履带下……我真的难以想象出那种残忍的画面。我必须感谢女作家严歌苓和导演张艺谋,他们一位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出这些细节;一位用清晰的镜头拍下了这些画面,一行行的文字里、一个个镜头里,都是日本人犯我中华的罪恶还原!
城里——
用“骗子”来说日本侵略者,那是太温柔的形容词了,我想到了“刽子手”。《金陵十三钗》里说到一个清晨五点,虽然他们(中国士兵)和我们,都极不愿意看到接踵而来发生的一切。首先,我们的军队向敌人投降。
这是日本侵略者早就谋划好的骗局所以接下来我们继续用骗子说事),先是离间我们的军队,再来对我们的部队一支一支地进行诈降。不知就里的士兵沉思着保命,哪里还想太多?无耻的骗子把战俘押好后,不是给饭吃,而是企图挡住在当地的其他国际友人的眼光和嘴巴,五千名士兵被送到江边,都倒在了骗子的机枪下。
南京城内,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金陵十三钗》里记录的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不胜枚举,我实在不忍描写太多。咱们换一个角度来说:
据最后撤出南京的美国记者说,日本兵把杀我们同胞的数量在日本国土上炫耀。
南京街上的惨状,小说里是这么写的:“七八只狗忙忙颠颠地从他身边跑过。狗在这四天上了膘,皮毛油亮……”皮毛油亮,自是“吃多了”的最好解释。
还有,书娟展示的照片:“一九九四年,书娟找到豆蔻的另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子(书娟说是豆蔻)被捆绑在一把老式木椅上……”然后是超乎想象的情景描述,令人难以启齿的表述。
日本侵略者人性反转,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恶的一面,怎么可能令我们不刻骨铭心?
我写下上面的文字,目的是要告诉我们读者,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是如何的残忍、毫无人性。
然而,与这些罪行相比,金陵十三钗——也就是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里的“商女”,她们所作的大义足以感天动地。我们继续说——
金陵十三钗的义举太感人
骗子骗了中国士兵,又来骗单纯的中国女孩:
“在圣诞之前,我们司令部要举行晚会,上面要邀请几位尊贵的客人。”侵略者满口谎言,神父还以为是邀请他,一口拒绝了。侵略者随后又说,是要成立一个唱诗班,唱诗班要的是女孩。谁都知道,侵略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骨子里是某些情怀很龌龊。
神父知道同侵略者是无法讲道理的,就像对牛弹琴,根本行不通,且在前面最美的女孩豆蔻已被侵略者残害得体无完肤,这是教训。神父只想尽量拖延时间,希望争得一些宝贵的时间能给他和女孩们带来转机。神父想到的:
为了保护一些生命他必须牺牲另一些生命。
但他没有对别人生死的抉择权。他心里也很矛盾,既希望她们拒绝,又希望她们温顺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我们的玉墨与神父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美丽的玉墨们一直认为自己很不干净,她们尝试过“不干净”带来的痛苦,她不想再让单纯的、干净的女孩们步她们后尘,走上更加悲惨的路子。因此,她甚至不理玉笙会想阻止自己决定的反问,继续说:
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来。”
原本早就通过电影知道了故事有这个情节,但我读到这句话,仍然大为震动:这是火坑呀,而且,去而难返,甚至难活,即使万幸活着,在侵略者的面前,也是生不如死。她们可以放弃这个要命的决定,就如玉笙说的“贵的贱的都是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而且,在侵略者未进城时,城里也没有人认为她们神圣,包括她们自己。
此时此刻,金陵十三钗已不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里的“商女”,她们毅然换上女孩们的校服,她们选择了“狸猫换太子”,选择了大义……透过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她们头上闪耀着的光环,那是赴死前的无惧无畏的勇气升华,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气质,那是生命里最美的心灵写照。
金陵十三钗的结局令人太心痛
国际法庭上的证人对历史的控诉和证明。金陵十三钗,最终只有玉墨侥幸活下来,但是,她不仅在肉体上体无完肤,在心灵上也已伤痕累累,令人无比心痛!说她“侥幸”,是比起其他姐妹,她还活着,还能站在国际法庭的证人席上,又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姐妹无和千万冤魂讨回一点公道。而其他的12钗,或死于反抗,或死于逃亡,或死于自杀,或死于难于言表的疾病……
恶终究有恶报,虽然包括金陵十三钗在内,还有很多冤魂难以瞑目,但多多少少留给活着的人一点心灵慰藉。
姑且不说张艺谋在电影镜头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力,因为我是读着原著看侵略者的罪恶的,在严歌苓以女作家独有的笔调对日本侵略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中,仍感毛骨悚然。如果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上,估计没有人能想象出日本侵略者有如此残忍的手段和行径,让一个国家的都城在几十天内变成人间地狱。
不知该说有幸还是不幸,反正,美丽的金陵十三钗,终究是小说里的正能量。她们的结局令人心痛。不过,在惊悚之后,还有人性的温暖和感动,久久的缅怀,是对我们亲爱的姐妹的敬佩和尊重,那是因为她们用大义换回一群女孩的尊严!
我说
莫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为了让女孩们不步自己后尘,《金陵十三钗》里的姑娘们以大义“狸猫换太子”;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之举彰显无畏精神!
小说以“我”的姨妈书娟寻找玉墨拉开故事的帷幕。姨妈是在赴约前被玉墨等1金钗换下的女孩之一。姨妈的幸运,是玉墨等1金钗的义举换来的。怀着感恩之心,姨妈带着“我”一路追寻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切是真实的,是姨妈亲眼目睹的。“我”看到姨妈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自然也看到了那段历史。
“我”就是《金陵十三钗》的作者;或者作者是记录者,“我”是口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