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古代含沙射影的一句诗词,也写出了纸醉金迷的青楼女子的状况,自己的国家都灭亡了,还在向灭国敌人谄媚献好,可见有多么悲哀。
我们对《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应该都不陌生,这是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其实这部电影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十三个风尘女子与十三个女学生在战争之下的故事。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国家危难,匹夫有责”,电影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时日军已经侵入南京,国难当头,保家卫国的任务似乎已经是每个人的责任。而电影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悲壮的战场。
中国军队永远是那么的无畏,即使是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本收到命令即将要撤退的残部,为了给那些被日军追逐的女学生争取逃跑的时间而选择战斗。这场战斗非常的惨烈,我们的战士在日本人开来坦克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住了庞大又坦克,暂时的阻挡住了日本人前进的速度。
教堂容纳了几波躲避战争的人们,其中有十几个女学生与风尘女子、李教官与一位伤员、一位假神父。这座教堂似乎像是末日中的避难所,将战争所带来的呐喊声、哭泣声暂时隔绝在了教堂门外。那时的南京真的就是如此,简直就是人间炼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纷纷在日本人的枪口下、刺刀下死去。
十几个风尘女子还未进这教堂时还在门外嬉笑着,她们的确是令人指指点点的妓女,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下流窜逃亡。女学生们看不起她们,的确,在那时妓女这个行业是令人唾弃的,她们的地位也很低,她们就像一朵无根的花四处飘荡,没有任何的避风港。
而在这日本横行霸道的年代,日本人最不敢惹的便是洋人,十三个妓女中的“大姐”玉墨为了生存开始讨好神父,只是在那个年代,不允许他们的爱情向美好发展。
当日本兵发现女学生时,要求她们在第二天去赴宴,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就算是洋人神父也救不了她们,而失去了两个好姐妹的玉墨等人意识到不能让这些女学生去送死,更何况她们知道如果女学生们去了会是怎样残酷的手段等着她们。
国难当头,也算是落在每个国人的肩膀上的责任,玉墨与其余的姐妹们商量了一下,她们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代替那些女学生们去赴宴。这个决定让神父很震惊,他很佩服她们的大无畏精神,也很心疼玉墨,这段战火下的感情终究以悲伤收尾。
让我为之触动的一段是日本人要的是十三个女学生,所以避难的男孩决定扮成女学生与那十二个女人一起替代女学生们赴宴。看到他戴上假发的笑嘻嘻的样子,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他会比那十二个风尘女子死的更加惨,他会受怎样非人的折磨我不忍心去想。
当十二位绝代风华的风尘女子换上质朴的学生装扮后,她们剪去长长的卷发、脱下高跟鞋与修身妩媚的旗袍,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十二位清纯美丽的学生。
“我妈要是看到我现在的样子肯定很高兴!”其中一个女人感叹着,曾经踏入了青楼做了妓女,她的母亲知道了是多么的痛心。在别人眼中她们是令人唾弃的贱人,她们的命似乎如草芥一样不值钱。
彼时在我眼中,这十二位女子则是父母手中的宝贝、丈夫心中的至爱,而她们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身份而已,她们也曾真真切切的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向往啊。
悲壮、惨烈的画面最终也没有浮现在屏幕上,结尾还是这些曼妙佳人初次推开教堂大门的画面。教堂上的彩色琉璃将阳光折射成五颜六色,她们带着笑容与希望走了进来……
都说我们不要只记住仇恨,现在要和谐的融入在一起,但是我们没有资格替死去的先辈与那些无辜的人们原谅历史,所以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残酷的历史。当时的南京,战火纷纷、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每天都在上演着。
当卫国不再是前方战士的任务,当软弱的老百姓拿起手中的武器冲向侵略者时,当撤退的战士为了保护老百姓开了第一枪时,这残酷的历史注定永远不能洗刷下去。
“秦淮女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