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电影版红楼梦为何受欢迎两种叙事结构相
TUhjnbcbe - 2023/8/5 21:40:00
吃坚果对白癜风有好处吗 http://m.39.net/disease/a_6968101.html

电视剧版《红楼梦》与电影版《红楼梦》都以线性结构作为影视文本的叙事结构,但二者又有不同。

电影版《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王熙凤两个核心人物为中心点展开的线性叙事,而电视剧版《红楼梦》是以更宏大的封建社会贵族家族命运的兴衰起伏为主,加之以宝黛爱情的发展,金陵十二钗的悲惨人生两条副线,共同构成电视剧版《红楼梦》的叙事结构。

电视剧版《红楼梦》的主创人员经过对小说文本的探究与研磨,按照影视艺术本体特征,在庞杂浩瀚的小说文本叙事结构中提炼“两个悲剧”的思想主题,梳理出三个主要的叙事情节脉络。

第一,封建贵族大家庭将贾府的命运起伏作为呈现社会背景的叙事主线;第二,以宝黛二人爱情的进程为感情叙事方面的叙事辅线;第三,以大观园中薄命女儿们的悲剧宿命为呈现人的命运叙事辅线。

在以《红楼梦》小说文本为蓝本进行影视文本创作过程中,这三条情节线进行叙事结构的架构显得较为单一和薄弱。

在电视剧《红楼梦》播出之际,学术研究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影视文本的问题所在:“《红楼梦》电视剧在反应贵族家庭的衰亡上很具体、清晰,而对众多青年女子的‘红颜薄命’表现的不够充分,尤其对宝、黛、钗的悲剧发展线索体现的不清楚,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也不强烈,这有损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

丁维忠先生认为,电视剧版《红楼梦》在庞杂的叙事结构中梳理出单一的三条叙事线索,却在“情”与“理”的戏剧冲突上没有体现出小说文本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全剧叙事结构方面致命的失误。

经过对《红楼梦》小说文本叙事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小说文本的叙事结构分为两个叙事层面:一为“超现实”叙事层面,即为由三个神话故事交织形成:青埂峰下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化身通灵宝玉、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浇灌恩情、太虚幻境的风流公案。

二为“现实”叙事层面:已历百载的赫赫扬扬封建贵族贾氏家族的命运起伏;“木石前盟”的前世今生与“金玉良缘”现世情缘之间的博弈;大观园中薄命女儿在封建礼教中的悲惨人生。

超叙事层面的情节与现实叙事层面的故事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关系密不可分。如甄士隐梦中听到僧道二人讲述通灵宝玉步入尘间的去向,引出太虚幻境中多少风流冤家帮其了解此案的命运玄机,梦醒之后“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

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中午睡,梦中由警幻仙姑导引游历太虚幻境,薄命司中目睹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暗示各个女子命运的画作、听《红楼梦十二新曲》哀婉凄凉的曲调、品“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雨露琼脂、初试云雨之事。

梦醒之后“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为读者交代清楚前世的命运玄机,而又并未在现世中形成故事发展的阻碍。超叙事层的情节为现实叙事层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如将风月宝鉴对贾瑞命运的改变和影响,以及僧道二人救助受蛊惑的贾宝玉和王熙凤等情节。

超现实叙事层和叙事层发挥“因”与“果”的叙事功能,相互交织进行。正是因为超现实叙事层面的讲述,才使得现实叙事层面的逻辑关系,因果联系有稳固的哲学性根基,使得在叙事的深层结构中孕育和谐的内在本质。

电影版《红楼梦》删减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前世恩怨,但以太虚幻境的神话作为开篇和结尾,虽然叙事层的完整性有所缺失,但是基本的“因”“果”关系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有所领会。

正因如此,电影版《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小说文本的圆形叙事结构。电视剧版《红楼梦》在根据小说文本进行影视文本创作时,叙事结构上只保留了现实叙事层次的完整性,将超现实叙事层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

例如电视剧第一集,以“据说,这是一个刻在石头上的故事……这个令人荡气回肠,撕心裂肺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男声旁白作为超现实叙事层的精炼概括,在影视文本中叙事的篇幅比例很小,这种叙事结构的处理,意在将超现实叙事层和现实叙事层划分清晰,形成鲜明的叙事层次割裂,影视文本在叙事结构上相当于只采用了单一的现实叙事层来架构电视剧。

影视文本的创作中采取单一叙事层次的叙事结构,为电视剧主创团队揭露封建社会真实面目的现实主义叙事主题提供了简洁有力的叙事方式,但是这样的叙事结构必然导致上述分析中《红楼梦》小说文本叙事深层结构和谐本质的削弱。

经过分析,章回体小说的大对称结构难以在影视文本中呈现消解了叙事深层结构的方式,而在超叙事层缺失的影视文本叙事结构中,舍弃了顽石人生的轮回的圆形闭合,减弱了农耕文明在叙事结构中的影响,蕴藏在叙事结构的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必将大打折扣。

电视剧版《红楼梦》在“忠于原著”的改编原则基础上,叙事结构的选择侧重于展现在封建贵族家庭的命运兴衰,叙事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揭示社会现实问题,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相契合。

谢铁骊导演在创作电影版《红楼梦》时,吸取了电视剧版偏重反应社会现实的经验教训,以太虚幻境的神话作为开篇和结尾,以一种似梦非梦的艺术手法营造神话空间努力凸显《红楼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

综上所述,电影版《红楼梦》在艺术风格和思想主旨上力求贴近原著,以贾宝玉和王熙凤为中心人物发展叙事脉络,独立进行又相互推动,共同构成了复式线性叙事结构。

虽然电视剧版《红楼梦》先于电影版《红楼梦》与观众见面,但是电影版的恢弘篇幅以及艺术价值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视剧连续剧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影视文本的经典之作,改编过程中,在时代潮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采用了以封建贵族家庭走向没落的命运,宝黛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轨迹为叙事线索构成多线性的叙事结构。

影视文本《红楼梦》因其影视本体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小说文本叙事深层结构的大对称性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四季性原则。

电影力求通过首尾呼应,首尾相接的叙事结构契合小说文本圆形结构的特征,但因神话情节的大量删减难以完整的体现出《红楼梦》小说文本叙事结构的深层方式。

无论是以谢铁骊导演为核心的电影创作团队,还是以王扶林导演为核心的电视剧创作团队,经过对小说文本细致深入的研磨和考量,达到了逻辑清晰、视觉流畅、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成为几代中国观众难忘的永恒经典。

即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众多影视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有了科学技术的保障和加持,迎合了图像时代大众的审美心理。但是,电视剧《红楼梦》却依然在豆瓣评分榜单中位居榜首,这与影视剧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关于《红楼梦》影视文本叙事结构的创作,影视文本创作者应选择电视剧作为承载长篇故事的文本形式,超叙事层和现实叙事层齐头并进地发展,发挥电视剧文本的时长优势,力求维护故事层的完整性,构建网状的叙事结构,在其中融入对小说文本深层结构地思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影版红楼梦为何受欢迎两种叙事结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