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解读
相见欢,词牌名,又称《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该词调每句用韵,下片与上片句式略有差异。此调声韵极富变化,音节响亮,而又流畅优美,音乐性很强。词牌名就可知,该词式的声律系统原本就不是用来写愁的,只是这个声律效果也适合与写愁而已。《相见欢》的声律特征原本是用于漫吟轻诉的,表现愉悦就成婉约,而加入些悲情便就写成愁了。
词牌《相见欢》常见的优秀作品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纳兰性德,等。
正体格律:(中表示平仄皆可,加粗表示韵脚)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该词也是宋代婉约词的开山之作,目前也选入各地中小学教材,实乃佳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该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