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的扬州是现在的南京还是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这两句诗,因为这首诗让扬州声名远播。图1扬州美景
图2扬州美景
现在有一个南京大爷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认为李白诗中的扬州是现在南京,而不是现在的扬州,这是到南京来的,而不是到扬州去的。那么,李白诗中的扬州是现在南京,还是是现在的扬州呢?图3扬州大爷
二、李白和南京
李白在南京开元十三年(年),时年25岁,他只身离开故乡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游。他一路乘船东行,先后到达江陵、江夏、洞庭湖、荆门、浔阳、庐山、天门山等地,著名诗作《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等都出自这次长途旅行之中。这年秋天,李白第一次抵达金陵。在这里,李白纵情于山水之间,广交金陵之好友,遍寻六朝之古迹。一连呆了好几个月,写下了《长干行》,《金陵酒肆留别》,《登瓦官阁》和《杨叛儿》等名作。一直到第二年春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金陵前往扬州。因为第一次的居住体验很好,还因为他好多亲朋好友就在金陵。唐天宝六年()至唐天宝十四年(),八年间,他几乎每年都要来到南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六朝时代的历史遗迹之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据不完全统计,李白写于南京的诗作就有七十多首,要知道李白一生的诗作才九百多首,有十二分之一写在南京和南京相关,而他的足迹(图)可是遍天下的哦!图4李白足迹
在南京较为知名的诗作有《登金陵凤凰台》,《劳劳亭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和《长干行》等。我们先看看《登金陵凤凰台》这篇李白的得意之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图5凤凰台
图6凤凰台
三、李白和扬州
在公元年,在他26岁的时候,也就是他在南京停留数月之后,在春天他乘船继续下行,到达扬州。途中写有《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当年扬州已经非常繁华,他在一待就是一年,他在扬州的生活,都记录在一篇散文之中。文中写道: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也就是说,李白在扬州生活了一年,就花光了三十万两黄金。尽情享受着扬州的歌舞和宝马,享受着扬州的奢侈与繁华,当然他也毫不吝啬地接济落魄的公子。大家不要觉得不可能,大家主要不知道李白的家境,李白父亲是个大商人,有人说李白是个富二代,还有人说李白是富八代,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可见李白家财万贯是肯定的。有学者认为,李白在江都思念故乡之时,他写下了著名诗篇《静夜思》。静夜思
唐·李白
床头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但是,现在有一些人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按照李白当时的心境,写不出这种诗,他们认为这首诗写于广水,这儿我们就不坐讨论了。当时他在扬州几乎花光所有钱财,一个钱袋子被人拎走,病倒在扬州治所江都县的一家旅馆中,他病卧床上时,他曾给昔日亦师亦友的知己赵蕤寄了一首《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唐·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这首诗写在扬州是没有争议的。
图7《静夜思》
四、唐朝的扬州行政区划扬州作为九大州之一,在隋唐之前大部分时间,作为实际行政区划的扬州区域中心在长江南面,较多时间在江苏南京和安徽宣城之间变来变去。按照这个来看,烟花三月下扬州说去的是南京也不为过。图8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作为州一级政区扬州的行政中心,已完成了北迁。隋朝统一全国后,将之前的扬州(即南京地区)改名为蒋州,而把原先的"吴州"改为扬州,后来又改名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这就是今天扬州行政区划的初始设定。而李白所在年间,为唐天宝年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此时已是唐朝中期,所以此时扬州的行政中心是在现在的扬州地区,并不是在南京,所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现在的扬州,而不是南京,何况这首诗的名称为《送孟浩然之广陵》,这儿的广陵就是指今天的扬州,而不是南京,南京古称金陵,两个是不可能混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游玩,恋恋不舍之时写下这首千古佳作。
结论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现在的扬州,而不是南京,尽管我现在是南京人,但也不能歪曲事实。
图9李白
这儿要说明一下,是孟浩然去广陵,而不是李白去广陵哦!
图10孟浩然
#南京头条##扬州头条##天南地北大拜年##新春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