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大盘低开高走,三大指数收红,两市合计成交额亿元。沪指收涨0.66%,报.72点,深证成指涨1.86%,报.05点,创业板指涨3.57%,报.59点。
盐湖提锂、燃料乙醇、稀土永磁、锂电池、氟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概念、鸿蒙概念、养鸡等跌幅居前。两市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破万亿,家个股上涨,赚钱效应较强。
两市成交额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43.73亿
成交量方面,两市合计成交金额亿元,成交额低于前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成交量为.96亿元,占比A股总成交量的比重为11.58%。
具体来看,北向资金今日合计净买入43.7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7.68亿元。
同花顺原创:
涨停复盘:盐湖回归在即“盐湖提锂”再度火爆医疗昨日ICU后强势反弹
透视龙虎榜:锂电池火爆机构ALLIN概念股光伏新利好有无持续性
“锂大爷”领涨!龙头即将回归盐湖提锂持续爆发!
7月7日,盐湖提锂、锂电池板块持续走高,个股全线上涨,其中,久吾高科、当升科技容百科技20%涨停、三达膜、中铝国际、派能科技、亿伟锂能涨超10%。
昨日指数下跌时锂电池强势拉升,在指数持续走低后才被迫下水,临近尾盘行情修复时锂电池也大幅反弹,今日持续走高上涨。
消息面上,7月6日晚间,*ST盐湖披露业绩预告,公司年半年度预计盈利20亿元至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9%至59.15%。公告还同时指出,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股票恢复上市的书面申请。有分析认为,随着行业龙头*ST盐湖恢复上市的脚步临近,盐湖提锂概念或重新被点燃。
据财务数据显示,中国第一大钾肥企业*ST盐湖此前曾因至年连亏三年,在年被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公司股票自年5月22日起被暂停上市。
随后,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债务风险得到释放,年净利润及年一季度已经扭亏为盈,其中年归母净利润20.39亿元,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93亿元。
资料显示,*ST盐湖坐拥先天优势,青海察尔汗盐湖总面积为平方公里,*ST盐湖就拥有察尔汗盐湖约平方公里,据金陵晚报援引业内人士表述称:其“是当仁不让的省内领头羊”。
此外,据透露公司上报的方案是年前达产20万吨碳酸锂,但这个具体时间规划还有待细化。
华安证券指出,锂资源自主可控提升战略高度,在锂电池需求持续高涨的带动下,海外盐湖矿山增量有限且进一步集中,国内供给稳步扩张,锂资源供需紧张态势明显;抛货清库逐步进入尾声,高镍及3C需求进一步拉动,锂价有望持续走高,且海外新签价格及国内锂期货上市则会催化板块。
详情:龙头恢复上市在即盐湖提锂卷土重来!国内盐湖情况一文梳理
光伏午后集体大涨“光伏茅”暴涨8%!行业预期反转
7月7日午后,光伏概念集体拉升,华伍股份、天合光能、锦浪科技涨超10%,东方盛虹、联泓新科、晶澳科技、爱旭股份涨停,阳光电源涨9.12%,“光伏茅”隆基股份大涨8.59%,报89.88元/股。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今日上涨5.33%。
光伏上涨的逻辑主要是近期产业链价格松动助推下游需求重回高增长态势。
光伏行业是2B行业,组件是卖给电站的,对于成本、收益率非常敏感。此前光伏多晶硅的涨价导致了市场对于光伏装机需求的预期减弱,因为上游的商家会抑制下游需求。
近期,光伏的预期已经出现反转。
今日,硅业分会发布本周最新的硅料报价,最新单晶复投料均价在21.42万元/吨,环比下降1.38%,单晶致密料均价在21.10万元/吨,环比下降1.12%,单晶菜花料均价在20.82万元/吨,环比下降1%。
自光伏snec展之后,行业进入博弈尾声,年6月9日,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周硅料价格开始松动,随着上游价格的松动,行业需求有望稳定释放,行业需求逐步开始兑现。
硅料价格企稳回落有望推动需求稳定释放,行业装机有望逐步驱动,环比去看,行业景气在逐步修复,确定性逐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硅料首次下调价格,以六月为拐点,硅料开始呈下行趋势。随着硅料价格的下降,中下游环节也会陆续调整价格,市场预计光伏市场即将回暖。
6月29日,中环股份发布关于6月单晶硅片价格的公示,这也是硅料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中环硅片今年以来首次降价。在中环宣布降价后6月30日晚间通威也发布公告价格进行降价,硅片和电池片价格出现下降松动,虽然硅料价格企稳,但是整个产业链价格已经出现降幅预期。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硅料由于目前库存处于低位,且新增产能短期内难以投放,因此硅料价格短期内依旧处于平稳状态,难大幅下降。
目前的组件价格虽然高,但是对于融资成本较低的大型企业来说,还是符合最低的IRR要求,因此今年国内90GW的目标不会差的太多。结合目前光伏组件的出口情况,Q4大概率迎来抢装。
总的来说,在全年硅料紧平衡的背景下,硅料价格大概率维持一个区间震荡的走势。
医药股收复昨日失地强势反弹!昊海生科20cm涨停创新高
继昨日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赛道的大幅下跌带动整个医药板块跳水后,今日医疗器械迎来反弹。
医疗器械指数54只成分股中,43只上涨,占比79.6%。昊海生科强势涨停,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楚天科技大涨11.53%;拱东医疗、新华医疗强势涨停;鱼跃医疗逼近涨停;宝莱特、万东医疗涨幅均超7%;开立医疗大涨6.53%;欧普康视、迈瑞医疗、南微医学、透景生命涨幅超5%。
昨日医药下跌的源头就是近期政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发布,要求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
通俗来说,新政的意思是如果针对某一种疾病如果已有治疗药物,那么药企申报的新药的效果必须优于当前已有治疗药物才行,如此一来,针对药企的新药研发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时还承担着增大的失败风险。因此,市场也解读为对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药企不亚于一次医药的集采。
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一直以来都处于高景气赛道,研究机构看好的同时也承载了拥挤的交易资金在其中,而一旦有外力施加的风吹草动,就容易发生资金出逃而互相踩踏的情况。
与此同时,医药细分赛道的下跌也带来了整个医药板块的无差别下跌,这其中就包含了因为情绪波动带来的错杀,举例来说,昨日受影响的医疗服务板块跟随大幅下挫,但其中个股几乎不受医药政策的影响,相关个股今日随之因为错杀而出现反弹。
来源:夜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