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12岁儿子坠楼身亡该
TUhjnbcbe - 2024/7/14 23:47:00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近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发微博公布了其儿子宋某然的死讯。

宋某然,今年12岁,是深圳市龙岗区的一名刚上七年级的初中生。

据悉,11月23日,事发当天,宋某然离开家中独自去上学,约15分钟左右,他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五联社区的一个小区17楼坠下身亡。

儿子的坠亡,对于宋清辉一家来说,都太过于突然和意外。

到底是什么,导致一个刚上初一的孩子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01

父亲认为学校也有责任

“孩子离开后,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反思的同时,宋清辉认为:

过重的作业负担、学校频繁的考试及“唯分数论”、对孩子心理辅导不及时、流于形式都是导致孩子高空坠亡的重要原因。

宋清辉说,孩子的课业负担正以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各种打卡软件、作业群、家长群等比之前更多,有些还收取不菲的额外费用:

“我儿子刚上初中的这两个月里,每天做作业要做到很晚,甚至还有不少当晚做不完,第二天上学前补做作业的情况。”

“一个背英语单词的打卡软件元,有时候体育课后作业也要打卡。”

“在孩子坠楼前三天,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导致宋某然有些沮丧。”

“事发前一天,孩子因作业做得不理想,被老师通报批评,回家后郁郁寡欢,对他喜欢的画画也提不起兴趣。”

儿子出事后,宋清辉质疑学校是否有引导孩子正确地去看待考试成绩。此后,宋清辉得到的回复是,孩子期中考试出成绩日,学校有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安抚孩子们考后的心情。

“我后面去查孩子班级的课程表,发现学校根本没有这个心理课程。在我们的质问之下,他们说纯属巧合。”

宋清辉还向记者提到:

“孩子还对妈妈说,这周要进行体育考试,叫妈妈给他做点好吃的,补充能量和增加营养。孩子出事的同月,学校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学校的老师告诉他妈妈,孩子心理健康,没有问题。”

孩子走上绝路,学校也难辞其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负等政策确实需要落到实处,与学习成绩相比,生命教育永远要摆在第一位。

02

心理学家:父母的优秀带给孩子无形压力

我们都知道,宋清辉是知名经济学家,自身也十分优秀,那么这类精英父母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无形的压力。

美国《今日心理学》曾发表过一项科学研究:

家境条件优渥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得心理疾病。

为什么呢?心理咨询专家文清女士认为,这项科学研究的结果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也是非常合理的:

首先,父母优秀,家庭条件好,孩子会将父母作为榜样、标杆,但同时又认为自己能够超越的可能性很小,这让他们感到焦虑;

其次,父母自身非常优秀,那么对孩子的要求也会更高,无形中的压力就有可能压垮他们。

文清女士表示,实际上他们也接过一些有钱人家的小孩患有忧郁症和焦虑症的案例,她说:

“在这些精英家庭中,孩子如果自认为不够好或者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会羞愧,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家胡翼青教授则表示:

“在有钱人的家庭里,孩子的父母都很忙碌,孩子也许从小就没有时间好好跟父母交流,而且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他们从小可能也会有不与社区其他儿童平等交流的思想,从而会产生一种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的行为,阻碍了正常的交流。久而久之,这种隔离就会产生孤独感,当然,这样就增加了患焦虑症或者忧郁症的危险。”

因此,忙碌的精英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和平等的交流,也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

但并非全部精英家庭、有钱家庭的孩子都会产生压力。很多优秀的父母,也能培养出心理健康阳光的孩子。

宋某然的离世,关于父母是否对他产生无形的压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宋清辉则主动进行了自我反思,他对媒体称:

经过这次丧子之痛,家人都立志做出改变。今后,不会再让孩子埋头于书本考试,会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由成长成材。

在大城市,父母对孩子总是有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培养也在不断内卷。孩子的学习往往还是排第一位,课余时间被作业、培训班都占满了,留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少之又少。

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心得体会,多给予孩子爱和关怀,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

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不管孩子在外面受到什么委屈、挫折,父母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告诉他们,生命永远是第一位,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03

提升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互联网、经济高速运转的时代,精英教育深入人心,孩子们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要减少孩子的自杀行为,提升孩子自身的受挫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在受到批评、失败的事情后,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找不到自我价值感。这时候,父母、老师要引导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知。

如果孩子遇到考试失败,受到批评时,在支持安慰的同时,父母、老师也要教会孩子调节不良情绪,学会给自己减压,正确看待挫折。

0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蓝十字与蓝盾组织的报告显示:

自年以来,00后患抑郁症的人数增加了47%,自杀年龄在13-16岁最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6-12岁的自杀率反超17-20岁成为第二大群体。

而《教育蓝皮书》中显示,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是孩子自杀的最大内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不容忽视。

孩子的心理建设,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直至青春期:

婴儿时期,父母要照顾好婴儿,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建立信任和自信;

儿童时期,父母要给孩子减压,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教会孩子去正确面对挫折;

青少年时期,父母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和孩子做朋友,给予他们尊重和空间。

“希望我儿子的离开,让我们全社会都能够从失去当中得到一丝反思的力量,我也希望用这种方式祭奠他的告别。”宋清辉说。

“双减”政策下,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三者联合培养下,建立坚强的内心世界,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闻来源:开屏深读、金陵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12岁儿子坠楼身亡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