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7 1:02:00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红楼梦》,说它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史学家家评论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一书的价值显然是不可量化的,政治家看它,被其中的权谋局势所牵绊;文学家看它,里面的诗词小赋又弥足珍贵;历史学家看它,仅摸索着四大家族这一条兴衰史,也能掘出不少我国封建社会的细枝末节来。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又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包揽了服饰、饮食、茶道、养生、美容等系列的知识,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红楼梦》还没创作完成前,红学就出现了。红学严肃性极高,其国际热度堪与莎学(莎士比亚)比肩。红学派别也极多,有新旧红学、当代红学派别之分。红学主要有四大派别,即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和创作派。各派下又细分出众多枝叶,其中就有以富察明义为代表的题咏派、张新之为代表的评点派、鲁迅毛浙东一批人为首的现代鉴赏派,以及沈从文为研究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此外考证派是新红学的第一大派,坚守史学本位,坚持运用杜威实证主义方法考察曹雪芹本人。在红学研究里,有一个问题是非常基础性,却迟迟统一不了口径的。那便是贾府,究竟处在何处。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晓,贾府是钟鸣鼎食人家,是诗礼簪缨之族,是皇亲国戚,关系网铺遍朝野,权势之爪向东扩至海疆,向西蔓至内域。贾府的富贵,从王熙凤一句“便是告我们谋反也是无碍的”便铺张得坦坦荡荡,毫不藏山匿水。目前为止,关于贾府驻地的说法有三。第一种倾向,认为贾府的故事发生在南京。持这种的观点的人认为证据有三。其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南京江宁人,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在某种程度上同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同出一辙。曹雪芹也初为豪门,其祖母是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是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虽然及不上小说里贾府的权势,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贾府的极富极贵,在设定上极有可能是曹雪芹为了放大兴衰的对比,同时也放大自己家族的悲剧。其二,《红楼梦》里起初介绍四大家族贾家时,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贾雨村官拜应天府尹后所言,而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初期的名字。因此便有很多人认为四大家族讲的其实是南京四大家族。其三,便是南京话在《红楼梦》的频繁出现。《红楼梦》第九回里茗烟抱怨说“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硬正”便是地道的方言。此外还有“狗长尾巴”“灌黄汤”等南京方言,皆出自小说人物之口。第二种说法,是说《红楼梦》的故事主要是以北京为背景。为什么是背景呢?首先,同样从作者讲起,曹雪芹虽然生在南京,却猝在北京。曹雪芹一生,分水岭甚是明显,家族没落后便由南京辗转到了北京,可以说曹雪芹少年的无忧日子像梦一样遗落在了南京,而往后长长久久的困顿都落脚在了北京。再说,便从小说本身的主要内容上讲,小说里多次出现神京还有长安都中这样的字眼,这些照理上都是北京的故名。《红楼梦》五十六回甄宝玉也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因此这类观点的人便觉得贾府在北京无疑了。第三种观点,认为目前没有确切的文献能够证明贾府究竟在哪个城市。《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就写到“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故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曹雪芹采用了一种隐晦的处理,可能是为了避开政治敏感,也可能是为了更自由地创作,总之曹雪芹是将小说的地点、朝代都做了模糊处理的。这和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动机倒是如出一辙,《长恨歌》第一句便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声东击西,云山雾罩,暗讽唐王朝,偏偏却以汉朝起笔。另外,因贾家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个名门望族,作为一大贵族,分支便避免不了。人们不能直接确定贾府故事究竟发生在何处,主要还是贾府分了两支,一支在宁国府,一支分在了荣国府,但宁国府高于荣国府。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读过《红楼梦》的你,觉得贾府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