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600多年赏荷史靠的可不仅仅是高颜值
TUhjnbcbe - 2024/10/4 17:1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下正是赏荷观莲的好时节。

在南京,说起赏荷,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玄武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金陵一处绝佳的赏荷胜地。玄武湖的荷花,不仅有颜值,在历史上还一度成为“战略物资”和“民生保障”,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帝王将相也忍不住为它写诗。

不但颜值高

还是“战略物资”和“民生保障”

玄武湖的赏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女文学家鲍令晖就写有《夏歌》记录玄武湖的荷花:“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芙蓉如结叶,抛艳未成莲。”南朝梁沈约所著的《宋书》中,也提到了“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莲同干。”

玄武湖的荷花不仅有“颜值”,还一度成为“战略物资”,助士兵打了胜仗。在唐代姚思廉所著的《白话陈书·孔奂传》中写道:“南陈高祖陈霸先任宰相时,任孔奂为司徒右长史,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北齐派东方老、萧轨等人前来进犯,寇军抵达后湖,都城动荡不安。”就在这危急关头,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文中提到:“加之四面阻塞不通,粮饷运输跟不上,三军的给养,全靠京师。当时因多年兵荒马乱,人口流散,强敌突然入侵,供给毫无来源。”千钧一发之际,陈霸先看到玄武湖的荷叶,突然来了灵感。

文中写道:“高祖限定日期决战,便命孔奂多做些饭食,用荷叶包着,一夜之间,得到数万包,士兵早上吃完,丢掉多余的,便去决战,终于大破贼寇。”

在宋代,玄武湖的荷花曾是重要的“民生保障项目”。宋代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提到,“起真宗天禧元年六月尽是年十二月……六月戊辰朔,戊寅,知昇州丁谓言:‘城北有后湖,因旱,百姓请佃,计七十六顷,纳五百余贯。今请依前蓄水,植种菱莲,或遇亢旱,决以溉田,仍用蒲鱼之利,旁济饥民。望量遣军士开修,其租钱特与减放。’从之。”到了清代,玄武湖更是满湖荷花,成为中国著名的赏荷胜地,玄武湖的荷花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玄武红莲。

文人墨客、帝王将相

竞相“咏荷”

在历史上,描写玄武湖荷花的诗作,流传下来的达20多首。除了文人墨客外,还有不少帝王将相。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陈后宫》中写,“玄武开新苑,龙舟燕幸频。”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著有《练湖曲》,感叹玄武湖“练湖七月凉雨通,白水荡荡芙蓉红。”曾担任孙中山秘书的柳亚子,在《初至玄武湖有作》中,也描摹了满湖荷花的美景——如“莲叶莲花天际开”“一湖潋滟如明镜”等。

除了这些文学界的大咖外,帝王将相们也十分钟爱玄武湖的荷花。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是著名的文学青年,他用一首《咏同心莲》表达了自己的浪漫情怀:“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南唐中主李璟,留下了《游后湖赏莲花》的诗作。他写道:“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清朝康熙帝,也赋诗一首《太平堤》——“太平门外太平堤,烟柳双行叶已齐。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莲上下总凄迷。”

相比之下,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就显得大气磅礴一些。“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人称“雪帅”的彭玉麟,在为玄武湖所作的楹联中,则体现出一种深沉而浓烈的大爱。他写道:“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嘉宾、湖山胜友?六朝多故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多位楹联大咖

为荷花“打Call”

如今,玄武湖种植荷花近亩,以玄武红莲为主,全湖均有分布。一年一度的玄武湖荷花节,也吸引了全国多地的文学大咖,前来采风创作,留下了众多新时代的“墨宝”。

6月14日,全国各地的多位楹联、书法名家纷纷挥笔,赞颂玄武湖荷花。其中,有的以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景象,描绘了玄武湖荷花的美,如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太品所作的“花气百和香,最宜五夜风来,六朝雨至;湖光千顷白,共赏芙蓉映日,菡萏凌波”。有的侧重写荷花的品格,如《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的“允称君子非轻誉;肇启青泥有令名”。

有的作品融入了南京地方特色文化,如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所作的“金陵紫气,吹度钟山淮水沧桑变;玄武红莲,扮来十景五洲绰约新”。又如河北楹联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恒的“古所称邺水朱华,俱泯矣建安诗笔;今快赏秣陵玄武,合继其王谢风流”。还有的借玄武红莲,写市民幸福生活,如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江海所写的“笑脸重开,温馨洒满五洲路;和衷共济,幸福喷红万朵莲”。

“好的对联,是可以让湖光山色增彩的。”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说,玄武湖自古就留下了许多楹联名作,将南京的历史文化和美景尽收笔下。“我们会将历史上的,以及此次名家创作的优秀楹联作品结集成册,把文化和美景结合起来,使其广为流传。”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秦小斌表示。(记者 李子俊)

来源:金陵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1600多年赏荷史靠的可不仅仅是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