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泉西园雅集图卷》
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嘉会、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人圆通、道士陈碧虚等人雅集于王诜府邸西园故称“西园雅集”。
宋元年间,僧梵隆、赵伯驹、刘松年,马和之、马远、钱选、赵孟等人都有创作《西园雅集图》。入明后,文人雅集之风盛行,文徵明、唐寅、仇英、尤求、李士达、顾懿德、陈洪绶等人,反复描绘。至清,王云、石涛、丁观鹏、华嵒、华冠、顾洛、周笠、顾樵等人依米芾《西园雅集图记》绘制《西园雅集图》,人物形象、精神处境也有着特定的图式。20世纪以来,张大千、陈少梅、徐燕孙、傅抱石等人仍不断图现,精彩纷呈。画家们迷恋于“西园雅集”的遥远情思,也寄托着对古贤的无限敬仰与对未来向往,更是文人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由此,《西园雅集图》不仅成了一个绘画艺术现象,更成了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以历史人物故实与山水画相结合,是傅抱石的绘画亮点。罗建泉查阅古今雅集图及文献,跟据自己的理解将西园雅集人物、景物参差错落,穿插得宜,节律恰当,浓墨纤毫间尽现浪漫才情。早年罗建泉先生曾作有《兰亭雅集》等雅集作品及手卷,风格取法于傅抱石。本卷西园雅集图卷少泉先生场景取法马远,结合傅抱石的人物山水技法,以金陵画派山水特征融入了画面,画面中物象非常丰富,树木杂卉多以夹笔写出,山石以大斧劈皴法为之,并将“边角之景”以及“水墨苍劲”的技法有机地融合起来,与马远、傅抱石的画风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笔散锋浓墨挥洒写出山石崚嶒、巨松浓荫,用笔潇洒、用墨酣畅,收放自如,浓淡干湿之间尽显挺拔之姿。密叶、丛蕉光影之间,高士们吟咏啸傲,姿态各异,全以高古游丝描写出,流畅爽利,造型、开脸乃至衣饰细节,写来精微,潇洒飘逸,将高士们闲适安逸之神表达得惟妙惟肖。而芭蕉、苍松、红叶衬托人物雅洁的衣冠,构成古艳精丽的效果。湖石、修竹、清溪与名仕、高僧、童子相影得彰,古雅之风扑面而来。这种人物与山水互为映衬的对比趣味,引人入胜,堪称精心,观此图无不令人神往,乃当代雅集之上品也。《罗建泉西园雅集图卷》总长12米高60公分,金陵书法大家九十岁车应龙书卷首:茗碗清谈试竹炉,香山耋老竹林徒。喜今少泉丹青笔,来画西园雅集图。著名书画鉴赏家书画家萧平先生首题书:清朝戚畹尚风流,簪佩林泉结胜游。转首西园摇落后,大梁佳气也成秋。著名美术理论家书法家吴起秀后跋书:西园樽酒罄交欢,雨过高城竹气寒。六月故人江上至,十年白发客中看。池边涨水通花径,树杪归云度石栏。倚杖深松悬暮色,苍苍落日下烟峦。著名书法家严纪钊后书罗建泉西园雅集图卷记。
罗建泉艺术简介:
罗建泉,字少泉,江苏宜兴人,别署:金陵少泉、晚红轩。南京大学金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清华美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决策中国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美术大家,一带一路国礼艺术家,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金陵画院院长,中国画院常务理事,金陵画派国画大家张文俊入室弟子,李可染大师再传弟子,其山水画深受李可染、傅抱石、张文俊等大师影响并受教于钱松嵒、亚明、魏紫熙等大家,当代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在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法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北京,重庆、四川、山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天津等地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应邀为党的十八大作《中国梦中国红》,为北京饭店作《山水清音》为亚太合作交流基金会作《山河颂》,为人民大会堂作《东方红》为国家博物馆作《万山红遍》为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作《江山不夜月千里》为日本东京都议会作《怀抱观古今》为圣彼得堡文化宫作《踏雪寻梅》为夏威夷州政府作《夏威夷风情》为巴黎艺术中心作《春风得意》为吉尔吉斯总理府作《江山如画》为罗荣恒纪念馆作《红色江山》为徐悲鸿纪念馆作《峰高鸿运》等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机构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