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宝钗李纨谁能为贾府延续香火上大观园
TUhjnbcbe - 2024/10/26 17:18:00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owuzhiliao/m/36649.html

20世纪,随着脂砚斋古本《红楼梦》出土,兴起了一门新的红学分支——探佚学,按照前八十回的伏笔和脂批的提示,去重构八十回后真故事,更有热心人亲自执笔续写。是非功过暂不论,这份对《红楼梦》的痴心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今天站在探佚学的风口上,贫道也来探探宝钗、李纨的结局。

之所以选择宝钗、李纨,是因为在《红楼梦》时代,她们身为荣国府玉字辈孙媳妇,延续香火依然是她们共同的天职。早在林黛玉进贾府前,李纨已育有一子,名叫贾兰。不出意外的话,等贾兰长大成人,再为荣国府添个把重孙子,看来不是什么难事。而宝钗直至八十回结尾尚未定亲,更不知何时能生个大胖小子。还有一个原因,宝钗、李纨的结局,被作者用一种非常巧妙的对比手法,预伏在大观园的山水布局里面了。

大观园山水布局的预言大观园内建了几所独立庭院,形成大园包小园的格局。这些园中之园,后来分别拨给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居住。古人云“居移气,养移体”,大观园内各个小园的山水形势,深刻影响着居人的命运。

按照17回“试才题对额”的线路,先看宝玉如何品评李纨住的院落:“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宝玉从园林美学角度批评此处失之穿凿,有违天然,因此引古诗“柴门临水稻花香”,命名“稻香村”,题曰“杏帘在望”,将游人的注意力引向景点的远观和稻香味,以为补救。

宝玉评语重点是那句“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同样是讲山水,我们再来看宝钗住的蘅芜院:“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将两者一对比,李纨与宝钗,同为荣府孙媳妇,然而一个“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一个“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这就是她们之间命运的差距。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如果是私家园林,山水更关乎风水。大观园诸景,宝钗的蘅芜院得山之脉,黛玉的潇湘馆得水之源。唯有李纨的稻香村,山无脉,水无源。其巨大的象征意义正是暗示:在为荣国府延续香火这事上,宝钗赢了,李纨输了。

与太虚幻境预言的照应李纨命运的预言还有第5回的判词和《晚韶华》曲。“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预示贾兰做官,“凤冠霞帔”“带珠冠,披凤袄”预示李纨母因子贵。贾兰勤奋好学,是贾府难得的三好学生,将来中举做官、光宗耀祖毫无悬念。

但曲子又道“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预示贾兰战死疆场,为国捐躯,被追封了一个高级荣誉。贾兰未婚先死,未能延续香火,李纨落了个“枉与他人作笑谈”的结局,恰应了“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之谶。第5回《终身误》曲也是宝钗命运的预言。“齐眉举案”预示她与宝玉婚后夫妻融洽,“到底意难平”预示她始终未得到宝玉的爱情。联系“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预示宝玉悬崖撒手之后,留下了遗腹子,得以延续荣府香火。

后话那么,贾兰怎样战死的?宝钗怎会与宝玉生子?富察明义诗句“红粉佳人未破瓜”该如何理解?且听下回分解。(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钗李纨谁能为贾府延续香火上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