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白读书
“伯父,在您心里他到底是什么?”“狼,一头饿狼,不小心就会被他咬着!”
面对质问,陈默人恶狠狠地回答。
陈默人,孙中山同盟会时期的革命前辈,一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只因做错了一件事,以至于连命都搭了进去......
年,陈默人的府上有一个姓高的老管家,有一天,老管家收到信儿,自己乡下的儿子儿媳不幸被土匪杀害,家里只剩下一个年仅两岁的小男孩,男孩的名字叫高金榜。
望着这个年仅两岁的可怜小孩,陈默人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他将小金榜留在府中,不仅供他吃穿用度,而且还供他上学,从小学、初中,一直到大学。
对此,小金榜的爷爷对陈默人充满了感激。爷爷对陈默人的感恩,着实发自肺腑,因为他深知三十年代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别说上学了,连填饱肚子都是最大的福报了。
然而,爷爷感恩并不代表孙子也会感恩,自从小金榜从乡下到城里,就彻底开了眼界,虽然,他和陈家少爷小姐一起读书,一起生活,但强大的心理落差,在他内心深深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陈家少爷整天不务正业,而自己拼命读书,到头来,陈默人一句话,陈家少爷就可以瞬间将他碾压;
在陈家小姐眼里,四五百元都是小钱,但自己辛苦半个月,却只能赚到两块五毛钱。
陈家儿女哪怕犯了错,也会有老爹兜着,而自己整天活得小心翼翼,惴惴不安。
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下,金榜越发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明明自己实力样样碾压陈家儿女,为何总要低人一头?
有人说,这世上有这样一种人,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会采取一切措施,甚至不惜以伤害别人为代价,直至超过别人,达到目的。
高金榜,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自觉学习无用,于是他弃文从武,只为出人头地,报复陈家。
为满足自己的报复心,他对陈家可谓丧尽天良。
他怂恿陈家小姐到了日本人身边,陈家小姐被日本人击毙;他骗得陈家少爷的信任,企图栽赃陷害,陈家少爷差点因此死在牢里;他三番五次派人刺杀陈默人,屡不得手,最后亲手将陈默人置于死地。
古人云: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有时,大善就是大恶。
所谓“成也大善,败也大善”,陈默人在百姓间的威望,在于善良,但让他丢掉性命的却也是善良。
故事出自电视剧《金陵往事》。剧中说:
陈默人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把高金榜接到了陈府,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
陈默人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肯定不会救一条白眼狼。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大文学家爱默生曾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何为锋芒?锋芒是外放的刺,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一味的善良,却不知保护自己,你的善良就会成为反过来伤害你的利器。
-END-
图片来源电视剧剧照,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