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26 16:43:00
中华门西侧,沿着城门的城墙根下,是与门东截然不同的一番天地。在门东被开发成游览观光胜地之后,中华门仿佛一道结界,将门西真正的市井街区,与商业完全隔离开来。先前所述的钓鱼台、百花巷都是这样不曾打扰的小巷,如今这一片街区,仅剩一条重要的街巷还未详细诉说过,这便是六角井。中华门西侧,镇淮桥畔,从南往北最贴近城墙根的小巷子,便是六角井。小巷两人宽,若是推一辆自行车,怕还会有些狭窄。由于南侧不远便是明城墙,平日里小巷子总是带着江南的湿润潮滑。小巷因井得名,虽无甚开发,难登游客们青睐的大雅之堂,但若是细问附近居民,这条小巷子却是无人不晓。旧时南京处处有井,而带“井”字的地名,就有金沙井、杨公井、铜井巷等多处,六角井也是其中之一。六角井小巷深处有明代古井一口,井栏六角,故名六角井。不过,城南的居民们口口相传的地名来历,从不会如此简单。相传明初建成时,朝廷在南京城打了许多井。按古代风水师的说法,南京城北的紫金山是龙头,因为龙头向北,朝廷修井是为了留住龙头风水。于是便在南京城的四个方向开挖四口风水井,毗邻中华门的六角井便是其中之一。六角井在语焉不详的历史之外,更迷人的是它今日略显落寞的市井风光。有白漆黑瓦的高墙,无甚顾客的商店,鸡犬相闻的人家。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往巷子里走一圈,听着附近人家敞开的窗户里飘出的戏曲声,是喧嚣的都市里不可多得的惬意。运气好的时候,六角井的巷口,可以遇到推着三轮车叫卖糖芋苗和小元宵的商贩。这已是不可多得的街景了。一口口铜锅里,盛装的是甜气四溢的藕粉勾兑而成的底料,加上嫩爽的芋苗或是小元宵和桂花糖,随意而精致,是城南人钟爱的甜点。附近的文枢中学,放学时小巷里还能再增添一些人气,考棚小学没有从巷子里老旧的校区搬走的时候,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充斥整条小巷,伴随着老人们接送孩子时脸上流露出的欢欣与幸福,是比任何商业的包裹之下的产品,都更具“卖点”的珍品。小贴士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六角井交通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