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应该以什么价值观去看待,金陵十三钗的
TUhjnbcbe - 2024/12/29 20:57: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应该以什么价值观去看待,《金陵十三钗》的深刻涵义,而不是表面

看一部震撼人心的民族之殇,字字泣血的史诗绝唱。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那种压抑、悲愤重视恨难平,时隔多少年,每每重温,依旧沉重,揪心到窒息。这种民族之殇,需要几个世纪来疗养?又需要多少代人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而最终达到淡忘?的我义愤填膺,咬牙切齿,超级好看,最感动我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日本进来搜查,秦淮河女人躲在地窖里,玉墨说“让学生进来”,可是学生跑得太慢,日本人追上来了,书娟看了一眼地窖里的人说“上楼,”没有把她们的藏身之处暴露。

第二个就是,那十二个“秦淮河女人”换上学生装,剪短发,替十三个女学生去演唱,唯一哭了的场景就是蒲生临死前说的那段话,“打雷了,雨,哪有雨啊?是阎王爷在哭你呐。场上凉着麦子,麦子被浇潮了。”说完,就走了,想起我弟弟临走前也说梦话,感同身受,最后,结局是个谜,书娟再也没有见到那几个姐姐们,谁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在上帝面前,他有这样的生死抉择权,替上帝作出优和劣的抉择吗?”确实,谁也没有权利来评价他人与你不一致的生命。

更没有权利去迫害去残杀与你理念不一致的生命,她们亦如羊脂球一般恨透了入侵者,但是为了大家的利益,她们宁愿牺牲自我,后世如何评价她们且不管不顾,因为在外人看来,她们的名声已经坏透了,这世界上能有多少人看到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魅力?记得第一遍看完的时候,那些残忍血腥的画面我简直看不下去,通通快进,这一次看,强忍着内心的挣扎和难受,把惨绝人寰的画面看了一遍,秦淮河的女人以命换命,顶替女学生去了日本的舞会,女学生的确得救了,可我心里压抑的那口气始终吐不出来。

在秦淮河女人只剩十二人的时候,乔治一个小男孩毅然决然站了出来,泪目,约翰是个外国人,可他却爱上了秦淮河女人,最开始,他看上的不过是秦淮河女人的风韵,但我相信,在最后,一定不仅仅是爱上她的风韵,尽在不言中。旁白者的爸爸,投靠了日本人,在最后,还是为了女儿命丧日本人手中,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看的这部电影。几年的时间断断续续才完整看完,倒不是觉得不吸引不精彩,只是内心一直崩溃惶恐更愤怒着,在那样残酷的年代,有些事已不能光用凄惨悲凉去形容。

终于看完了这部很早以前的片子,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现在还回味着……一开头打仗的片段,士兵用自己的身躯挡子弹就为了摧毁一辆坦克,为了保护学生神父没有逃走,商女们为了学生的安全,甘心替代她们赴舞会,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宴会。全片最感人的片段莫过于秦淮河的女人们吟唱《秦淮景》了,那种美是形容不来的。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些商女们比谁的灵魂都高贵,勇敢,令人敬佩,喜欢倪妮演的玉墨,妩媚而不失优雅。

特别是剪短头发时那一个稚嫩而又风骚的脸,上车前淡然的回眸一笑,刹那芳华,却也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我很庆幸我活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真的特别感谢那些为我们争取来今天安好日子的伟人,这个电影莫名的给人熟悉感,南京话,秦淮河,都是日常接触到的东西。光与影与色彩,配合得超级好,还有很多对称画面,阳光照在琉璃窗上,爆炸时五颜六色的纸片,镜子破碎时,每一场画面都像画出来的,美到极致。军人,商女,以及大学生,都那么真实。

战争的残酷,满地的尸体,简直像在地狱,沉重感与无力感扑面而来。商女犹知亡国恨,隔江不唱后庭花。吴侬软语真是温柔好听,旗袍真是风情万种。从豆蔻对浦生说跟他回去种田,给妈妈做饭吃那里,鼻子一酸。后面部分一直很压抑,看着她们笑我却想哭。那些妓女换回女学生走向死亡,真是悲壮又绚烂的牺牲。

总是在这种时候近乎偏执地坚持,找不到更多好看的,就一遍一遍看经典。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看了,每一次看都无一例外震撼,彩色玻璃像是蒙蔽双眼的美丽假象,它一次一次被击穿,每一次都带着血,最后再也没谁透过它去看窗里窗外,张艺谋的电影多是色彩绚烂,这一部却是没因为美而快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该以什么价值观去看待,金陵十三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