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充满谜团,主要是因为书中运用了多种伏谶的手法,比如:图谶、诗谶、谜谶、物谶、令谶等等,简直无处不谶、无物不谶。简单来说,谶语就是一种预言,这些事先说出来的事情,一定会应验。正为此,使得谶语本身充满神秘色彩,这正是人们为之着迷的最大原因之一。
金陵十二钗命运画册,是书中最大篇幅的集体命运谶语,包括图谶和诗谶和曲谶三种形式。作者用这种方式暗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和最终结局,理解这些命运画册对于全书的解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红楼梦》中隐写了许多清代朝廷的事情,贾府在某种意义上映射的就是皇宫。这一点基本上是得到公认的,只是苦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所以只停留在文学意义的感知上。元春是通往皇宫最直接的人物,她的命运画册就成为我们解开十二钗命运密码的第一把钥匙。
元春的历史原型已经破译,拙作《元春、秦可卿、秦钟的原型分别是谁?元春封妃背后藏着什么真相?》中指出,她影射康熙皇帝后宫的大佟佳氏,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解释元春命运画册,看是否能够吻合。
一大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简介:
《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国维女,孝康章皇后侄女也。康熙十六年,为贵妃;二十年,进皇贵妃;二十八年七月,病笃,册为皇后。翌日甲辰,崩。谥曰孝懿皇后。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某些重要人物息息相关。进宫初期,对大佟佳氏命运最有影响力的人,除了康熙皇帝就是皇后了。康熙皇帝第一位皇后孝诚仁薨逝,第二任皇后是孝昭仁皇后,她们的相关资料如下:
孝诚仁皇后(年—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年)。死于难产。
孝昭仁皇后: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年)册封为第二任皇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年)薨。孝昭仁皇后仅当了半年的皇后就去世了,她薨逝以后,大佟佳氏身为贵妃,成为后宫首位。
二元春命运画册解析
元春命运画册在《红楼梦》是这样描述的: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下面先分析画册和史料的对应:
1、排序一致: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元春排第三。康熙皇帝后宫中,大佟佳氏排第三。
2、时间一致:“二十年来辨是非”这一句写的是大佟佳氏统领后宫的时间。
自从康熙十七年(年)二月二十六日,孝昭仁皇后死后,康熙十多年时间未立皇后,因此,后宫份位最高的贵妃、皇贵妃大佟佳氏自以副后身份摄六宫事。
孝懿仁皇后崩于康熙二十八年(年)七月初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我们算一下她统领后宫的时间:
从康熙十七年孝昭仁钮祜禄氏薨算起,到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大佟佳氏薨,一共十二年。我们再细推,康熙四年孝诚仁赫舍里氏和玄烨大婚时,两个人都才十二岁。康熙八年孝诚仁生下长子承祜,这时年仅十六岁。
古代受医学水平的局限,女人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玄烨和赫舍里氏非常恩爱,但是到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才生产第二胎。很有可能,头胎生产后身体虚弱,需要调养。这样的话,大佟佳氏在更早的时间内,应该就开始主事或参与主事。
从康熙八年算起,到康熙二十八年她薨逝,恰恰整整二十年时间。这样能够把元春命运判词中的二十年和大佟佳氏主理后宫的时间对应上,但是却有刻意拼凑之嫌。《红楼梦》中有没有其它环节能够对此进行解释呢?我们看下面的环节:
三、元春年龄之谜
元春和贾宝玉的年龄究竟差多少,一直是个说不清的问题,不同版本出现了不同的记述。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了贾政几个子女的出生顺序。原著中有两种说法:
甲戌、己卯、蒙府、庚辰等版本中写道: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
戚序、舒序、卞藏:中改变了元春和宝玉的年龄差,把“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改为“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
根据甲戌本等的说法,元春和宝玉只相差一岁;改动后的版本中,用“后来”二字,表示宝玉生在元春之后,却不知道相差几岁。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
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这一段叙述,明确提到元春自小教授贾宝玉读书写字,虽是姐弟,但却像母子一般。结合原著中第二回和第十八回的叙述,显然改动后的说法更加合适。
甲戌等版本中元春宝玉二人相差仅一岁,元春不可能教宝玉看书识字、二人之间的关系更不可能像母子。甲戌本是公认的最早期本子,属于母本。可惜的是,甲戌本是残本,它没有第十八回,这就使情况变得有些复杂。
在元春省亲时,还有一段描述,强化了二人之间“情如母子”的关系。书中写道: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元春见到宝玉,把他抱在怀里,抚摸头颈,这样的举动,确实很像母亲。经过改动的内容能够流传下来,说明得到了当局的允许。我们应该按照和宝玉“情如母子”的元春去寻找她的原型人物。
四书中的悖论:贾宝玉否认自己有同母的姐姐
元春被设置成宝玉的亲生姐姐,可是作者自己又掰了谎,让贾宝玉亲口否认了元春的身份。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因黛玉不理他,对着黛玉解释,他说:“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
第二回明明说元春和宝玉都是王夫人的孩子,怎么贾宝玉说自己是独生子?事实上,康熙皇帝的母亲确实只生了他一个儿子。
五、元春在的另一个艺术分身:王熙凤
元春是怎么回事?这个秘密在王熙凤身上。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她们分别影射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和康熙的孝懿仁皇后。这顺康两朝的两位佟佳氏同样是姑母和侄女的关系,二者完全吻合。
为了区分顺康两朝的三位佟佳氏,我们称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为“老佟佳氏”。这个“老”字不代表年龄,而是区分辈分。
古代有媵妾制度,指的就是贵族女子出嫁时,需要自己的侄女或者妹妹陪嫁到夫家去,而侄女或妹妹就是“媵”。
皇太极就娶了科尔沁的姑侄三人,哲哲皇后是姑姑,海兰珠和孝庄姐妹俩是她的侄女。
康熙皇帝生母老佟佳氏于顺治十年(年)入宫,时年十五岁。大佟佳氏这时候如果能随姑姑入宫,那得是几岁呢?
原著第六回借刘姥姥首次进荣国府,对凤姐儿进行了一番描述,书中写道:
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
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刘姥姥因说:“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再看凤姐儿自己怎么说的:
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
根据周瑞家的说的,“五年前”还是王夫人管事,现在是王熙凤管家。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康熙皇帝已经登基大婚了,但是还没有亲政。
康熙四年(年)大婚,六年亲政。康熙大婚后,有了新一代后宫之主,皇太后的权力就要下放。由于这时候康熙皇帝还没有亲政,所以后宫权力也没有完全交接。如同凤姐儿说的,她最近刚开始接手部分管理权。康熙四年(年),玄烨十二岁。刘姥姥说凤姐儿“大还不过二十岁”,可以理解为二十岁。这样推算,大佟佳氏比康熙皇帝大八岁,应该出生于顺治三年。
那么,顺治十年的时候她虚岁八岁,这个年龄跟随姑母进宫完全可以了。顺治三年,干支纪年是丙戌年,属相是狗。这个细节,《红楼梦》中竟然也有描述。
第四十五回,李纨来找王熙凤要开诗社的经费,提起王熙凤生日那天打平儿的事情,她说: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