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着重分析了贾宝玉这一中心人物,其实,《红楼梦》里的很多女性,都跟贾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贾宝玉自幼喜欢女儿,这是他的天性。历来,学者对于贾宝玉的研究都是把他与某一或某些女性放在一起加以研究的。今天,我着重说说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名第六的妙玉。
《红楼梦》里带“玉”字的人物有很多。除宝玉、黛玉之外,譬如还有:玉钏、甄宝玉等等。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这一奇书的核心,“钗”代指女子,“十二”即指十二个女子。《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金陵十二钗里的那些不同性格的女子,各有各的悲剧,毫无雷同。可谓千人千面、千姿百态。
关于妙玉的解读,历来学者颇有争议。主要原因是,在金陵十二钗中,妙玉唯一不是四大家族的成员,这就构成了一个谜。她是隐匿在大观园栊翠庵里的尼姑,来历、身份都不十分明确。作者只是将有关她的信息通过旁人的只言片语间接地说明,而且是一闪而过。妙玉在前80回里正式出场只有两次。
探春第一次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薛姨妈等人邀刘姥姥到栊翠庵品茶,妙玉第一次出场。第二次是大观园中秋夜黛玉、湘云即景联句,妙玉登场与黛、湘二人一气和完。可见,妙玉的才情之高,绝不在黛玉、湘云、宝钗、探春、香菱等人之下。
但是,仅仅就是因为妙玉不同凡响的才情,作者才将她入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且排名第六吗?绝不是。
根据前80回原文及脂砚斋的批语,我们明确得知,妙玉的结局绝不是她个人的悲剧。高鹗的续写,是将妙玉被强盗掳走,然后就没了下文,这就是妙玉的结局。然而,这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原笔原意。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作者写给妙玉的判词。妙玉的高洁,人人知晓。她想一洁到底,但是“何曾洁”?从妙玉在前80回里的出场可以看出她的确很高洁,连贾宝玉都不明白她深居栊翠庵、万事不入她目的真实原因。“金玉质”,这是作者对妙玉的整体看法,那么,关键的一点出来了:为什么如此特别的女子最终会陷入“淖泥中”呢?
要解开这一点,还得有脂批垫底。关于妙玉的脂批,有一条是这样的:红颜故不能不从枯骨。也就是说,妙玉最终的结局应该是为了某一个人,而选择“从枯骨”。枯骨,即老色鬼。那么,在《红楼梦》前80回里,谁是“枯骨”呢?或许有人会说,应该是贾赦。但是,无论贾赦如何昏聩、好色,他都不可能在贾府败落后强娶妙玉为妾。
枯骨是谁?
东风、黄花、美人从前80回里看,枯骨最有可能的是忠顺府那个王爷。也就是说,贾府被抄家之后,忠顺府向朝廷告了密,朝廷欲彻底收拾贾府的残余势力。而这个时候,大观园里只有两处还住着人。一个是稻香村的李纨,另一个就是栊翠庵的妙玉。妙玉为保全贾宝玉的生命,不惜与忠顺府达成一致,顺从忠顺府王爷的意愿,最终“从”了这一“枯骨”。
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情怀?!
所以,作者看重妙玉,主要原因是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贾宝玉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所以,今天的我们才能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看到独特的妙玉的存在。
做人,是需要有勇气的。妙玉的棱角人人皆知。但就是这样一个有棱角的人,最后放弃自己,挽救了贾宝玉,这种大义凛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包括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