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高考结束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报志愿。这个决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一生,必须要慎重。无论成绩如何,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成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重要的是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那么,关于高考报志愿,有没有一些关键价值判断原则进行优先级排序?
城市、学校、专业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基本的共识排序是:城市学校专业。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城市。城市为什么这么重要?城市,意味着环境,也意味着眼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性格、习惯等方面。生活在沿海城市中的人,往往也会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可能形成较为开放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敢拼敢闯。而生活在一个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人,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比较保守。生活在一个家庭和睦、教育严格的环境中的人,往往会比较自律、勤奋,有自己的想法。而生活在一个家庭破裂、教育不良的环境中的人,则可能比较懒散、自私,得过且过,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也改变着人。你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眼界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分享过当年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村里穷,一年最多只能吃一两次猪肉。但是,村长家里的屋檐底下挂着很多猪肉。我小时候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所以,那时候我的最大梦想是当个村长。在那个年代,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农家孩子选择了考中专、中师,毕业之后就能直接工作,成为国家干部,那时候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被称为“跳龙门”。但是,我却拒绝了这条容易的路。为什么呢?因为到宿迁读高中之前,我用自己攒的几十块钱,坐着车去了一次南京。当看到南京的那一刻,我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城市。我无法形容内心当时的那种感受。我绕着金陵大厦走了很多圈。很多圈。原来,世界上有比我们宿迁更大的城市。回去的路上,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读高中、上大学,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报的所有学校都在北京和上海。老实说,上什么学校不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学,因为我坚信在那儿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远,我可以走得更远。所以,想要看得更远、走得更远,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大城市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大城市人多,所以优秀的教育资源多,好医院多,甚至艺术设施多。优秀的人,必须和优秀的人扎堆。独自回到家乡,其实是加速了专业性的折旧,所以,大学的首选因素是城市。利用四年的时间,寻找机会,让自己可以待下来。城市选择上,优先选择北上广深。其次考虑东部沿海地区等新一线城市。因为这里营商环境好,开眼界机会多,互联网公司扎堆,实习也方便。城市决定见识,见识决定竞争力。
第二:学校。学校的重要性,是大于专业的。专业和职业,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你可以问问你周围的朋友,他们大学分别是学什么专业的。你曾经学什么,今天做什么。我相信,很多人今天做的事情,和专业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你要一个18岁的孩子,判断自己喜欢什么,未来热门什么,甚至擅长什么,太难了。我们总是在不懂什么是专业的时候,选择专业。反过来说,如果你是公司的HR,或者经理。你看一个人的简历,你主要是看他的学校,还是看他的专业?很多大公司找人,不会开一个“计算机专业”招聘会,让本市所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来。他们只会去本市最好的学校,什么专业都可以来报名。好学校的分数线,其实是比专业更重要的筛选器。另外,在选择学校时,可以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如果你想学医科、艺术、表演等等专业除外)综合性的大学平台大,能够给你提供的资源多。同时,如果你读了不那么理想的专业,之后想转专业或者读第二学位,你的选择空间也会更大。
第三,专业。如果你真的要选一个专业,我建议你不要选太“操作层面”的专业。什么叫操作层面的专业?操作层面的专业是指与实际操作、技术应用和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这些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操作层面的专业通常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研究某个具体行业里面的具体方面。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变化特别快的,特别容易过时的。那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尽量底层的专业。比如数学。所有的职业,都是这些底层能力的外显。虽然数学看上去没用,但其实最为有用。在你有兴趣、有能力的情况之下,建议你选类似数学的专业。它“抗衰老”的能力更强。
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了。你今天报考火得发紫的专业,毕业的时候,还存不存在,都要打上一个问号。操作层面的专业,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很大变化。时代的浪潮一个浪花拍下,你的行业可能就没了。在过去,学一个专业,捧一个饭碗,一吃就是一辈子。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你很难再找到能够吃一辈子的“铁饭碗”。经济有起有落,好的时候,增长治愈一切。但是不好的时候,各个公司就会开始裁员,许多人变得无处可去,就业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跳槽的人也不顺利。那怎么办?尽早打好地基,筑好底层思维,以不变应万变。然后不断学习,去跟时代保持同样的频率。把以往那种一辈子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找一个平稳的市场,端着“铁饭碗”的梦想,亲手击碎。你要知道,过去一辈子是干一个工作、一个行业。但是在未来,可能会变成干一个行业、多个工作,甚至一辈子干七、八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是起起落落的,你要打破以往对稳定性的追求,找到一个又一个年复合增长率高的行业,才能够活下来。未来的时代,会让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改变的人,无处可逃。唯有不断学习,拥抱不确定性,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人生不是打仗,成者为王败者寇;人生是游戏。无论大小,只有不下牌桌的玩家,才是真玩家。祝福每位考生,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