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品读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教你如何正确的
TUhjnbcbe - 2025/1/20 19:16:00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唐诗的繁华,少不了李白,而李白对于诗的看重,也有属于他自己的骄傲和偏执。黄鹤楼上的他,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登高远眺,汉江交汇,芳草萋萋;落日楼头,斯人独立,玉笛梅花。这种场景,这种意境,他居然是搁笔了。别说是李白了,我心里,都替他不甘心,可又能如何呢,崔颢的那首《黄鹤楼》确实经典。

李白

直到后来,李白游金陵,登上了金陵的名胜凤凰台,他终于是找到了找回场子的机会,于是便有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的传说

传说,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的身影出现,而如今,凤凰早已经飞离,这里只有凤凰台遗留在这里,对着依旧滚滚东流的江水。吴代皇宫的花草植物已经覆盖了当年游园的小径,晋代那显贵们的衣冠冢也已经荒废成了古丘。远处的三山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仿佛落在天外的仙山,近处的白鹭洲将江水劈开,一分为二,让它成为了两条河流。天空中,总有漂浮的白云,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让他无法直接照耀在我身上。站在这么高的位置,却依旧看不到长安,使我越发的忧愁。

黄鹤楼

若是仔细对比一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真的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说李白这是不甘心被崔颢比下去也好,说李白为了向崔颢致敬也好,方正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不论如何都有崔颢《黄鹤楼》的影子。

诗意的黄鹤楼

诗的开篇,崔颢在黄鹤楼上写黄鹤,李白便是在凤凰台上写凤凰。黄鹤是有仙气的不假,可你黄鹤终究是凡鸟,我李白下笔便是凤凰,白鸟来朝的凤凰,这描写的对象上,就要压你一头。而且崔颢《黄鹤楼》的的开篇,只有两个“黄鹤”,李白就偏偏弄三只“凤凰”,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就是要高一头。

李白写诗

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李白有些可爱,像是一个处处要和人比较,要一争高低的小男孩一样,别人有个很好的作品,自己就非要弄一个更好的。后面崔颢写“白云千载空悠悠。”写黄鹤楼离了黄鹤之后显得很空,很没有内涵,用来衬托空泛内容的,便是那空荡荡的天空。李白觉得这样的对比不够强烈,于是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他为了体现凤凰台的空荡,他用吴宫的花草幽径,用晋朝的衣冠古丘来体现沧海桑田的变化。

被赐金放还的李白

凤凰,比如这祥瑞,凤凰飞走了,不在了,这里也从曾经的繁华变成了荒废之地。看吧,我的诗文中,凤凰走了不仅仅是走了,留下一片什么意义都没有的空白天空,还有意义在里面,没有祥瑞,六朝湮灭。这内容,就充实多了吧。

如今的黄鹤楼

后面崔颢写了鹦鹉洲,写了汉阳树,写的是汉水长江合二为一处的风景。李白便写白鹭洲写这个将长江再一次一分为二的沙洲,就要和你崔颢反着来,当然了,眼前的风景,依旧是以李白的浩然雄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写得气势非凡,山在天之外,江中的沙洲劈开奔腾的大江,这种浪漫想象力,也只有李白有次妙思。

李白,没有事业,我还有明月还有酒

两首诗的最后,都是“愁。”崔颢的愁,是乡愁,李白的愁,是心的中志向难平,是壮志难酬的愁,一个是思乡,是一个思长安,表达的是两种感情。这种情感倒是分不出高低,只不过两人心中所思所想的重点不同罢了。

南京凤凰台仿古建筑

登台观景,有感而发,咏古怀今,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许多的诗人都会这么做,李白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在做到以上这些的同时,还把压抑在自己心中的一根刺给拔出来,把自己在黄鹤楼那种如鲠在喉,却又无法开口的憋屈劲给发泄出来,而且还写的这么漂亮,仿佛举手投足间,举重若轻的就完成了,这可就不简单了,也只有谪仙有此功底。

李白敬酒

读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一心要一争高低的小男孩,最终是拿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但若是深入点看,李白的这篇“仿写文”,其实也告诉了我们,即便是“抄袭仿写”,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崔颢的“原文”,借鉴优秀的作品进行模仿,但又不能从头抄到尾,而是只借一个外壳,只借一个模式,用的还是自己的内核,把自己特色和气质融入其中,这样的“抄袭”,才是对原作的致敬,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读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教你如何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