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品质
生活
分享
这是一个为你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今天(5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题为“奏响传统与创新‘交响乐’南京,护好古都添生机”的文章。通过描述金陵古城由“旧城改造”转为“老城保护”“全域更新”、保护文化主体让传统与创新交融以及南京传统文化不仅“活起来”还“走出去”等几个方面突显文化古都南京正通过创造性改造与创新性发展,重焕青春。
5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截图
以下为《人民日报》全文
NEWS
﹀
﹀
﹀
奏响传统与创新“交响乐”
南京护好古都添生机
秦淮灯彩,点亮夫子庙、秦淮河;传统街灯,映红石头城、清凉山……每到节庆,江苏南京处处散发传统文化气息。“六朝古都的味道又回来了!”65岁的秦淮区居民徐先生赞叹。
南京老城南浸润着金陵年的建城史。10年前南京启动“旧城改造”,老城南曾一片“拆”声,许多老建筑命悬一线。“‘建设性破坏’不仅发生在街巷,也发生在我们内心,我们忽视了历史建筑对于保存时代记忆、城市文脉的无形价值,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南京市委负责同志介绍,随着观念的转变,这些年以老城南为代表的金陵古城由“旧城改造”转为“老城保护”“全域更新”,充分向传统文化挖潜。
以文化为主体进行保护,传统与创新交互交融,令南京老城焕发新生。老门东——中华门以东区域,昔日是老厂房与旧民居犬牙交错的区域,老城保护中,老门东突破“仿古街道+现代商业”的简单组合,以传统文化为主体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处处透出浓浓的老南京味道。秦淮河畔,19世纪晚清政府官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旧址,突破“全面拆迁+地产开发”的传统模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延续百年工业文脉的文创产业、工业设计基地,如今已分别变身为创意产业园、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位于中华门外的长干里,是片寸土寸金之地。南京划出14万平方米土地规划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除保存文化遗址,还赋予更多公共文化功能:报恩讲堂,持续举办国学、传统礼仪等讲座;“我们的节日”,打造春节民俗、元宵游园、中秋拜月等古礼,市民从中濡染中华传统礼俗。
南京传统文化不但活了起来,还走了出去。年,南京云锦时装秀惊艳了米兰世博会;年,大报恩寺塔与伦敦邱园古塔的“双塔会”,汤显祖昆曲艺术家与莎士比亚剧作导演合作的“汤莎会”,上演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相会;年,南京“山水城林VR秀”引得纽约市民排队体验……
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文化古都南京正重焕青春。
其实,今年以来,
大南京屡屡被点赞↓↓
南京又被央视点赞!这个计划出台3个月,就有7万大学生找到了工作
大南京又上央视了!这次是因为政商环境,创业者们这样说……
南京,许你一个全新的未来!
因为这个“爆款”产品,小编又被人民日报点赞啦
……
相信未来,
焕发青春的古都南京,
会越来越好!
给大南京戳个大拇指!
来源:南京日报综合自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冯芃丁劼
----------END----------
让阅读成为享受
如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