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矛盾冲突总会有隐藏、暴露、顶峰、和解的过程。在《陈情令》中,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在观音庙的那个场景中得到了和解。其中影响比较深刻的是大反派金光瑶的台词。他一语中的指出了江澄的心魔,而这些心魔造成他和魏无羡手足之情淡漠。或许,最了解江澄的那个人,其实是金光瑶。剧中的江澄,是一个善良的直男,但也是一个有些可怜可悲的人,他内心是把魏无羡当成兄弟的,甚至愿意为了他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因为自己的心魔,他也从背弃了这段亲情。在魏无羡消失的那十六年里,他过的痛苦而拧巴,如果不是因为金陵,他或许真的已经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意义了!
江澄的心魔说起来就一个词:嫉妒。而这种嫉妒的根源,其实来源他的原生家庭,也就是他父母的关系。他自己总觉得父亲不爱他的母亲,所以也不爱他。在他的眼里,从小到大父亲把欣赏和喜欢都给了魏无羡,明明自己才是父亲的儿子,明明自己才应该是被万众瞩目的家族继承人,但是他从小就被魏无羡的光辉灿烂照得睁不开眼睛。如果说单纯因为江澄自己这样认为也还好,但是母亲虞紫鸢却是时常把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也就加强了江澄关于这方面的认知。
当然起初江澄对魏无羡也只是心里嫉妒,但是从来也还是把他当成亲兄弟,对他有维护有帮扶。再加上江厌离一直作为粘合剂,教导他们要相互扶持,所以江澄这种心魔倒还没有太明显。但是当莲花坞被灭,而魏无羡成为了整件事的导火索之后,江澄的心魔就开始慢慢爆发了,他在为父母的死悲痛欲绝的时候,开始责怪魏无羡,但这时候他还没有被自己的心魔控制,起码他在魏无羡即将陷入危险之时,还是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去救他。但后来随着他开始振兴江氏,魏无羡修习诡道被众人口诛笔伐时,他就逐渐被心魔控制了。
射日之征之后,江澄开始着手恢复江氏,当他成为最年轻的家主以一己之力振兴了江氏时,沉积在他内心多年的不甘终于慢慢淡去。如果他父亲还活着,他肯定会骄傲告诉父亲他也不差。但是这个时候的魏无羡整个人看上去却变了,他手持阴虎符打败温若寒,成了众世家眼中最恐惧的存在。如果说之前的魏无羡是潇洒张扬桀骜不驯的话,那此时他就是目中无人。那些不想看着江氏日益强大的家族中,恰好有心人看破了江澄的心魔,急于推波助澜想借着江澄的手除去魏无羡。他们制造舆论:江氏之所以强大还不是因为修炼诡道的魏无羡。金光瑶就是其中之一,于是颇有深意的告诉江澄:贵派的魏公子可真是个人才。
众世家的这一些列操作成功的将早已存在于江澄心中的心魔激发了出来。当众世家开始对魏无羡口诛笔伐的时候,开始歪曲事实离间江澄和魏无羡的时候,江澄动摇了,他没有给魏无羡多一点的宽容,没有告诉外人他们可以团结一致的可能,他弃了魏无羡。这些场景与其说是江澄被众世家利用了,不如说是江澄被自己的心魔控制了,如果没有多年以来隐藏在他心里的那些裂痕,他不会这么快就被众世家离间了,他弃了为魏无羡,也算是砍了江氏基业一半臂膀。当然,他就算弃了他,心里也还是念着魏无羡的,为了保全江氏他们假意决斗,私下里他们还是有往来。
如果不是因为江厌离的死,江澄和魏无羡之间还有可能慢慢和好的,毕竟江厌离是他们关系强有力的粘合剂。但是那场誓师大会上江厌离却因为魏无羡而死,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江厌离对于江澄而言是如母亲般的存在,当看着姐姐因为她一手养大的魏无羡而死,他愤怒了,他的父母亲人都因他而死,他这半生都因他而痛苦,那魏无羡凭什么还要活着?于是他提着三毒从蓝忘机手下,斩断了魏无羡唯一生还的可能。这一刻,他彻底被自己的心魔控制了,但是他应该也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也没有一朝扬眉吐气的痛快,他对魏无羡的感情一直都是复杂的,十六前是,十六年后更是。
如果没有最后观音庙的那场对白,江澄或许永远也不会把隐藏在内心多年的心魔说出来。最后他承认自己是嫉妒的,也承认他半生都是痛苦的。在魏无羡消失的那十六年里,他也一直在找他,希望他可以活着,却也希望他从此死去,他或许明白自己的心魔,却深陷其中为时已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只是有的人觉知到了,进行了调整和克服,但有的人没有,直至最后被心魔利用万劫不复,都没有觉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