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金陵十三钗即便前路渺渺,也要为信念走
TUhjnbcbe - 2025/3/15 18:29:00

有人说:“信念就是一盏灯,无论摆在前方的路多么扑朔迷离,朝着灯光的方向走就没错了。”不知为何,每每看到这句话,内心都会泛起一丝丝感动。《金陵十三钗》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抗战作品之一,其中的故事扣人心弦,也赚足了观众们的眼泪。作品中身处战乱的小人物身上,恰恰能够体现信念的力量,一种能够与未卜前途抗衡的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豆蔻香兰冒险回妓院

豆蔻和香兰是战乱中逃亡到教堂的十四名风尘女子中的两个。由于教堂里有洋人,所以,至少她们暂时在这里是安全的,然而,面对危机四伏的环境和生死未卜的前路,她们与当时所有被困南京的人一样,心里都是没有底的。

豆蔻爱上了被中国教官托付给十四位姐妹的奄奄一息的男孩浦生,眼见浦生去日不多,豆蔻想要为他弹自己最拿手的琵琶曲,可惜在逃亡的过程中琵琶弦被刮断了几根,所以,她决定冒险回妓院拿琴弦为浦生谱曲。

跟她一起的还有香兰,与豆蔻不同,香兰只是想回去取自己因匆忙逃亡未来得及带走的一对耳环。

琴弦也好,耳环也好,这两位女孩离开暂时安全的教堂冒险回妓院,她们又何尝不知道等在前方的会是什么样的危险呢?但,或为了在来得及之前能把自己最拿手的美好乐曲弹给心爱的人听,或为能够把唯一可以寄托自己的心爱的耳环取回,为了各自的念想,她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危险,用生命一搏!

“十三钗”冒死替女学生

日本人强制要求教堂里的所有女学生都去参加日本占领南京的庆功宴,当时其中一位妓女因为自己心爱的猫乱跑,不小心闯到了合唱台上,导致日本人数出了包括她以及原本在台上的十二个女学生等一共十三个女生,要求他们如数参加宴会。

此时,在教堂里的人都明白日本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十二个女学生准备连夜自杀从而摆脱被日本人糟蹋的厄运,结果被拦下,仅剩的十二位秦淮河姐妹决定替他们赴宴。

自从豆蔻和香兰遭到不测之后,原本一起躲进教堂的秦淮河姐妹只剩十二个了。日本人第一天闯进来时,仓皇躲窜的女学生们引开了日本人才让躲在地窖里的她们免遭不测,因此她们对女学生们是心存感激的。而此时,眼看女学生们马上就要羊入虎口了,她们决定替女学生们赴“死亡之宴”。

她们本身对生存的渴望是最强烈的,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还是做出了大胆地决定,将生的希望寄托在日后有机会逃出去的女学生的身上。这是一份实现灵魂救赎的信念!

此时只有十二位姐姐可以替女学生们,但是,之前日本人数的是十三个人,为了不漏出破绽,作为已故教堂神父的养子小男孩陈乔治决定男扮女装与其他十二位姐姐一同前去,而他只是为了履行“神父保护女学生”的使命,这也是他的信念,也正是这份信念给了一位如此小的男子汉勇敢面对一切危险的勇气。

“假神父”救人视死如归

约翰本来是受雇为已故神父做殡葬的入殓师,但是,面对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和眼前处境如此可怜的十余位女学生和十余位风尘女子,原本胆小市侩心肠的他决定假扮神父来保护她们。

作品中有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细节:约翰受心上人玉墨嘱托外出寻找冒险返回青楼的豆蔻和香兰,在回来的路上,他遇上了同行,匆忙之中,同行有劝说他与其一起逃出南京,恰好已经约好的船上也有他的位置。

这对于原本就渴望逃离南京的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跟着同行走,他就可以逃出南京,逃出日本人一手造成的人间地狱,但是,一旦自己逃了,躲在教堂的女学生和秦淮河姐妹就一丁点保障都没有了。他犹豫过,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教堂,保护在那里躲难的人。

目睹过日本人的一次次残暴行径和女生们的可怜境况,即便他也不确定结果怎样,甚至他自己都有可能会被日本人杀死,但还是坚持下去了,不放弃任何一丝救人的希望。

面对生死未卜的前路,支撑作为旁人的入殓师约翰最终做出神父该做的事情的是他内心一份救人的使命和信念,而这也恰好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结语

相比那个战乱的苦难岁月,如今的时代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们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见自己爱的人和事物;面对人生,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生死的考验。虽然,对于每个人而言,无论生活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是谁,人生可能不会容易,但是,唯一不变的应该是我们内心的一份信念!

我们会恐惧,但是信念可以点亮我们的内心;我们会不确定,但是一份信念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我们会苟且,但是信念可以让我们听见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往前一点,再往前一点,无论前路有多么渺茫,至少我们可以无怨无悔!

——结束——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陵十三钗即便前路渺渺,也要为信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