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金陵十三钗》的大名,由于种种原因,小编直到最近才能欣赏到这样一部佳作。
尽管时隔九年,一首《秦淮河》仍旧能击中大众审美,吴侬软语,百转千肠。很大一部分原因,小编就是冲着这首歌以及唱这首歌时那风姿绰约的十三钗而看的这部电影。
歌声、音符、身姿都展现着秦淮艺妓风情年,日本入侵南京,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中国军民被困于城中,在松井石根和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对中国人民大屠杀、贱淫、放火、抢劫……
电影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炮火冲天处处残垣的街道以及一些正在四处逃生的中国人,其中一群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在逃生的过程中被日军发现,眼看后面的枪声越来越近,孩子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却遇到了正要出城的一支十来人的中国军队。
隐蔽性极好的中国军队此刻面临两种选择:1、视而不见,冲破眼前最后一道关卡,保命出城。2、保护眼前的这十来个女学生,做好殊死一搏的准备。
李教官想也没有想,就指挥部下救人。由于人数、军事装备都不及日军,中国战士用自己的身躯为诱饵已经作为常见手段来对抗日军的坦克大炮,为自己的队友以及那些学生争取一些逃生的时间。
这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强者牺牲自己来保护弱者,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获得一线生机的女学生们躲进了文彻斯特教堂。
随之而来的是同样在战乱下寻求庇护的秦淮艺妓。
很快,日军发现教堂里有女学生。正在女学生们惊慌失措的四处逃散想躲进教堂的地窖,哪怕秦淮河女人已经把地窖入口打开,时间也来不及了,当着日军的面下地窖,秦淮河女人们也会被发现,于是女学生书娟带头将日军引向了别处。这个不经意的行为救了秦淮河女人,也为学生们以后的生机埋下伏笔。
教堂里四处都飘散着日军变态的笑声以及孩子们惊恐的叫声……
就在女学生们被施以暴行时,一声枪响穿透日军脑袋,日军警惕性大增,起身对抗中国军人。
原本就十来个人的中国军队在第一轮救出女学生时,牺牲的就只剩下李教官一人,李教官原本可以再次出城逃生,但他选择留下来,做好一切陷阱准备,再次保护了女学生们的安危,却牺牲了自己。
日本高官得知女学生的存在,打着胜利宴会的旗号让女学生为其庆祝……
谁都知道此时日本人的烧杀抢辱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女学生去赴宴的下场可想而知。
于是就出现了秦淮河女人替女学生们去赴宴的情节。
姐妹们都是做这一行的,我们什么样的男人没有见过,这种事你让那些小女娃怎么办?
电影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批判张艺谋打着处女的噱头来博眼球,甚至觉得这是一部倡导贞操的电影,认为这种倡导本身就是对女性的一种暴力。
小编想说,电影里面的大义、善良、牺牲、同情、悲悯你们通通没有看到,就只看到了处女和非处女?
这一次的互换行动,小编同样也认为是强者对弱者的保护和牺牲,就像那十来个军人为了保护女学生们全部牺牲一样。
多肉植物在缺水的时候,会先枯萎掉相对较大的叶子,因为它要保障幼芽的生长,女学生们就像这幼芽一样,代表的是重生的希望。
秦淮河女人并不是不知道她们赴宴的后果,她们一个个和女学生诀别的时候,做的事情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托付给女学生,说的话是“代替我好好活下去”。
救女学生也有部分原因是救过去的自己秦淮河女人豆蔻和香兰回翠禧楼拿东西被日本人发现那一段,真的看的人心惊肉跳。香兰被日本人一刀穿喉后尸体还要被羞辱,而豆蔻走投无路之下跳河,正当观众认为还有一线生机的时候,河底两双手牢牢的抓住了她的双腿让她不断下沉,这是魔鬼的双手,是来自地狱的双手。镜头一转,日本人变态的有说有笑,豆蔻被绑在座椅上被他们轮番凌辱最后死在刺刀之下!
这段令人发指的镜头并不是张艺谋导演的噱头,而是中国人真真切切的悲嚎历史。南京大屠杀中超过30万中国人遇难,悲壮、血腥、凄惨、令人窒息、哀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历史!
忘记历史等于二次屠杀,因为忘记意味着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