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琅琊榜唯一以第三人口述梅长苏之师黎崇
TUhjnbcbe - 2025/4/8 3:03:00

作为当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琅琊榜》中主角和配角演绎得异常精彩,其中有一个人物可能被忽视,他没有演绎出来,确是唯一一个由第三人口述,想来也是一个不凡的人物,梅长苏之师黎崇老先生。

原著书中第一段是梅长苏刚出场描述,“十五年前,我曾在金陵受教于黎崇老先生,自他被贬离京后,就再没有回来过。”梅长苏幽幽长叹一声,闭了闭眼睛,似要抹去满目浮华,“想到先师,不免要感慨前尘往事如烟如尘,仿若云散水涸,岂复有重来之日。”

提起前代鸿儒黎老先生,萧景睿与谢弼都不由得神色肃然。黎崇这位学博天下的一代宗师,虽然受召入朝教习诸皇子,但亦不忘设教坛于宫墙之外。在他座前受教之人富贵寒素,兼而有之,并无差别,一时名重无两。然而当年不知为了何故触怒天颜,以太傅之身被贬为白衣,愤愤离京,郁郁而亡,诚是天下士子心中之痛。

而他在剧中出现的环节在梅长苏扳倒礼部之时,朝堂论辩在梅长苏的帮助下,以一枚玉蝉请了多年居于京西灵隐寺的周玄清老先生,而这枚玉蝉就是当年梅长苏之师黎崇和周玄清的信物,请这位老先生出山是相当不易的。

书中描述:一位多年居于京西灵隐寺的周玄清老先生,那才真是重中之重,平素无论皇室公卿,见他一面都难,这次竟然也移动大驾,亲自进了金陵城,着实让人对誉王的潜力刮目相看。不过周玄清老先生到底是谁请的,他见过谁没见过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他大学问家的身份,上了朝堂连梁帝也要礼遇有加,加之治学严谨,论据周全,没有两把刷子的人,就不要妄想跟他论辩。如此一来,礼部实难抗衡,就算是一向轻狂疏礼的言豫津,都能提前论断太子的败局了。

与这位老先生结交的益友,可见都不是等闲之辈,在电视剧中并未完全演绎,但在扳倒礼部后,周玄清与梅长苏见了最后一面,总结了黎崇一生和晚年的悲愤,也是这部剧的点金之笔。

第一段,“黎兄当年以太傅之身,不拒平民,设教坛于宫墙之外,门下学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自然是遍于天下。只是没想到时隔数年,再见故友玉蝉,竟为的是朝中之事……黎兄当年被贬离京时,满腔忧愤誓不回头,老朽也不知此番上了朝堂,是不是真的合他的心意……”

第二段,“恩师当日获罪,只为直言不平,反被衷肠所累。他明知有逆龙颜,仍言所欲言,百折而不悔,此方是治学大家的风骨。故而晚辈认为,所谓世事万物,无处不道。隐于山林为道,彰于庙堂亦为道,只要其心至纯,不作违心之论,不发妄悖之言,又何必执念于立身何处?”

玉蝉之意,“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段演绎简单描述了梅长苏之师的一生,又回到了梅长苏还是的林殊之时,他是黎老先生的心爱弟子,将门之后,性情飞扬,聪颖慧黠、读书万卷。最后周玄清老先生感叹,眸中涌起一抹悲怆之色,”这个人……是再也见不到了……”,也为这部剧埋下了结局,林殊在十一年前结束了他精彩的一生,而梅长苏终究只是江左盟的帮主而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琅琊榜唯一以第三人口述梅长苏之师黎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