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把知识留给后人和社会记雨花经济开发区退休
TUhjnbcbe - 2021/1/29 6:22:00

年出生的孙学*,今年已经整整80岁了。他是一个爱家乡,爱文化,爱板桥河,有历史情怀,乐于奉献的退休语文教师。

▲退休老师孙学*仍在孜孜不倦地耕耘

活化“民歌民俗”

笔者走访孙学*老师时,孙学*老师精神矍铄。孙老师高兴地对我说,“我是原来位于雨花经济开发区天保社区的红庙小学的退休教师。自己退休不久,因为拆迁,全家全部来到金叶花园小区,那时新小区刚刚成立,开发区就及时成立社区筹备办,开始组织拆迁居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年,我作为一个老教师,主动请缨,到社区筹备办报到,在当时的筹备办书记陈耀舜和余光全主任的帮助下,先搭草台班子,当时社区条件差,我就自力更生创办了金叶花园文体队,成为雨花经济开发区第一支文体队”。

▲在金叶花园小区排练和表演《劳动号子》和《旱船》

就这样,孙学*老师带领这支文体队一直活跃在开发区特别是金叶花园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文艺各类活动中。当时文体队活动资源还不充足,第一年有些活动费用都是孙老师自掏腰包,先行垫付。孙学*老师常说,“一定要将金叶花园的文体活动办好,让金叶花园文化成为我们开发区人的骄傲!”

年,已快古稀之年的孙学*老师还自学电脑新的操作程序,在节目编制、歌词编写、配乐编排操作上也是“能手”,不仅为文体队提供方便,还不忘以老带新,为文体队培养“接班人”。如今,原来的“年轻人”成为现在金叶花园文体队骨干力量。

孙学*老师年开始编排《劳动号子》这一来自开发区本土的乡土民俗节目,这也是孙学*老师汇编的《雨花经济开发区民歌》中的一首,他觉得“乡土文化,不只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关键的是让我们地方的民俗民歌“活”过来,传承下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

孙学*老师从一句一句地找回完整的《劳动号子》,一处处找到传唱人,一段一段的演唱。一步一个脚印,边整理边找队伍,边练习边排练,“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开发区的认真组织下,在孙老师的带领下,金叶花园文体队终于推出《劳动号子》,插秧、割稻、打麦子每个片段,他们一个个总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连金叶花园小区老百姓都高兴地说,那丰收场面又让自己回到了从前,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终于,《劳动号子》年获得南京市人社局举办的全市老年人才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知识留给后人和社会记雨花经济开发区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