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西散南国文学母亲的蚕豆咸朱文虎
TUhjnbcbe - 2021/2/10 18:59:00
白癜风新技术 http://m.39.net/pf/a_7346518.html

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

肖龙

编辑

*传安

图片

网络

母亲的蚕豆咸

作者/朱文虎

已有几十年未吃到母亲亲手煮的蚕豆咸了,但这种蚕豆咸的余香,时常在我舌尖上回荡。久别的蚕豆咸,使我常忆起孩提时的生活往事。

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到炎热的夏季,在我的苏北家乡小镇上,经常看到街头巷尾邻里家,都有煮蚕豆咸喝米粥的传统习惯。在那个时代,煮蚕豆咸已成为小街市民夏日餐桌上的一道美美的咸。有的邻里家男人们喜欢喝酒,作为一道下酒菜,不喝酒的人,盛上一碗稀粥,边喝米粥边吃蚕豆咸,心里美滋滋的。特别是喝着棒头须面粥和大麦糁子粥吃蚕豆咸,更是香喷喷的。有的大人们遇上蚕豆咸,一顿能喝上好几大碗粥。这样的传统地道吃法,不知“流行”了多少年,岁月也记下了人们这段生活历史。

我母亲似乎对蚕豆有些特殊“研究”,普通蚕豆也可做出花样百出的美味菜肴。新蚕豆剥壳取仁,可以烀盐水青蚕豆仁吃,葱花油盐可炒嫩青蚕豆吃,蚕豆仁可烧出各种各样的汤水吃,老蚕豆可炒熟煮咸吃等。一夏几乎使我享用不完母亲做的蚕豆菜肴。

仅炒蚕豆煮咸这一样,母亲就很辛苦。每到下午太阳西下前,母亲就早早将米粥煮好了,搁置一旁冷却,便匆匆将干硬硬的老蚕豆用水冲净后,把一口铁锅放在火旺旺的碳炉上,脖上围着一条湿毛巾,而后,将蚕豆放进锅里炒。蚕豆受热后,会在锅里发出噼啪噼啪响声,待蚕豆皮颜色变*糊状,散发出香味,这时蚕豆就炒熟了。然后,在蚕豆锅里放些水煮沸,放点食盐,蚕豆皮开花,再弄几个大蒜瓣打碎放进锅里,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蚕豆咸就可食用了。有时天热图省事,母亲一次性多炒点备用。一是可以干熟蚕豆当零食吃,二是下一顿可直接煮咸吃,一举两得。

当母亲将一碗碗粥盛好后,把蚕豆咸朝桌上一端,我们一家人围坐一起,便美美的享用了。蚕豆咸喝粥越喝越香。有时,母亲看到我们将蚕豆皮吐掉,光吃豆仁,母亲就会说我们,连蚕豆壳一起吃有营养,不准脱壳吐皮。其实我知道,母亲是不愿我们浪费。蚕豆仁和糊壳皮混合一起,吃到嘴里苦滋滋的。我们兄弟边吃边瞧住母亲的眼神。有时等母亲不注意,我们便偷偷的将蚕豆壳吐到地下。而大人们吃蚕豆咸会脱壳皮,没人说。一顿结束后,桌上堆了一小堆蚕豆壳。虽说我们小孩吃了点苦蚕豆咸,但肚子吃的鼓鼓的,还想着蚕豆咸。

母亲每次在碳炉前炒、煮蚕豆咸,不知流了多少汗。那时,我家隔三差五就吃蚕豆咸,蚕豆咸成为我儿时夏日一道最投口咸,常吃常香,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母亲对生活安排很会打算。新蚕豆末市,老蚕豆上市,母亲抓住季节交替,便会到市场上整袋把蚕豆买回,以储存下来,来年备用。加之,我家农村亲戚多,他们一上街,就会带很多老蚕豆给我家,所以,我们家蚕豆常年不脱,“余粮”满袋。

过去,我家室内湿气重,老蚕豆经过一秋一冬过来,由于空气水份浸入蚕豆中,易霉变生虫。春夏来临,我母亲会把蚕豆拿出,倒在大匾里,在阳光下曝晒,一些虫子便会从蚕豆里飞出。蚕豆来不及煮咸,就将蚕豆仁劈成两瓣子,里面被虫子钻的一个个都是圆眼洞。

现在想起小时候吃蚕豆咸,就想起母亲的味道,越想味越浓。这种味是世上任何香味无法代替的。眼下,母亲年岁己高,行动不便,我也无法再享用母亲亲手煮的蚕豆咸了。但有时我还会向母亲提起吃蚕豆咸往事,母亲总会开心一笑……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高,人们对菜肴质量有了新的追求。很少人想起煮蚕豆咸吃了。这种传统蚕豆咸离人们餐桌上越来越远。年轻父母也不会去煮这样的传统咸了,难以传承。而此时,我只能把蚕豆咸作为人生一种记忆来回味…

作者简介

朱文虎,江苏阜宁人,八十年代初期,在*营里酷爱写作,曾在《前卫报》发表过许多作品。从此,他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来,勤奋笔耕,挑灯夜战,在全国省市县十多家报刋杂志电台发表多各类新闻题材作品多篇。进入九十年代,涉足散文事业,潜心钻研,对文学执着追求,写出一大批优秀散文作品,发表于《江苏工人报》《粮油市场报》《江苏粮食研究》《现代快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金陵晚报》《盐城工运》等报刊杂志及多家网络媒体上。该散文特点,以景抒情,以情抒怀,文笔流畅,词语华美,像山涧清润的小溪,流淌出人生哲理,在报刊多次征文中获奖。

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南国散文》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散南国文学母亲的蚕豆咸朱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