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明实践礼敬过往,最美的故事需要传承
TUhjnbcbe - 2021/3/15 18:56:00
北京哪个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向坚守致敬

一个故事,一代代守望者心口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那些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赵承华,男,年4月出生,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人,南门毓秀社宋魏王30代传人,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管理员。20世纪70年代至今,赵承华一直在南门村村委会工作,致力于南门村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荣获“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农民阅读之星”“全国创建美丽乡村文明之星”“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珠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是乡土文化人才的优秀代表。

他以毕生精力探寻传统文化脉络

被人们称为南门村历史“活字典”

南门村坐落在*杨山下、虎跳门旁,始建于明朝永乐元年(年),是南宋皇族赵氏的聚集地,也是全省唯一有皇族文化印记的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南门村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赵承华最大的心愿和一生的坚守。

▲网络配图

40多年来,赵承华潜心研究、笔耕不辍,一直致力于南门村文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深入挖掘传播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他先后撰写了《南门村志》《宋皇室赵氏在斗门的繁衍》《菉猗堂及古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弘扬南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门村文物资料汇编》《南门村自然村落地方史略》《斗门镇自然村落地方史略》《抗战时期斗门镇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查报告》《斗门镇抗战时期大事记》等50多篇(部)著作。从年到年连续15年共19篇文章在《珠海文史》刊登,部分作品入编《斗门历史文化丛书》。

在赵承华搜集文史资料之初,村民只看重干农活,对本村历史文化遗产不了解、也不在意。经过赵承华数十年的坚持不懈的梳理和宣传,南门村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价值越来越清晰,村民对本村的历史文化都有了一定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也实实在在地增强了。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南门村历史文化魅力逐步显现,已成为珠海乡村旅游的品牌,受到远近游客的热捧。

他数十年如一日呵护文物、讲述故事

叮嘱人们要记住乡愁

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始建于年,占地平方米,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其蚝壳墙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最为久远的蚝壳墙,年被认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年开始,赵承华便义务担任起菉猗堂的看护管理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对文物进行悉心呵护。赵承华说:“我只是想用剩下的时间,保护好前人留下的东西,为家乡和传统文化多做些事情”。如今,菉猗堂不仅寄托着南门村人的精神信仰,也成为了村民婚庆、联谊、会议等活动的场所,真正让历史文物焕发了现代生机,村民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喜爱。

赵承华日复一日地对游客和媒体讲述着南门村的故事,呼唤人们记住乡愁、勿忘故土。近年来,先后接待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南宋文化”调研组来访,以及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江门日报、西江日报、金陵晚报、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澳门电视台、澳门日报等媒体采访,用心讲述南门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被媒体称为“乡土文史专家”,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他让“赵氏家族祭礼”时隔70多年重现于世

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赵氏家族祭礼”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在年以前,赵氏族人每年逢春节、结婚等重大日子,都会聚集在祠堂,祈求丁财兴旺、国泰民安。

时隔70多年,赵承华作为宋魏王30代传人,重新拾起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宗族文化,在宋魏王29代传人赵德春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赵氏家族祭礼”进行修编,使祭礼仪式相关程序、祝文等较为完整规范,真实再现历史原貌,具有浓厚的宋代传统文化气息。如今,南门村赵氏后裔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祭礼,12名祭师在12个旗手、20名舞姬和20名舞者的簇拥之下完成仪式,展示和传播宋朝灿烂文化,每次都吸引大量游客观看,南门村祭祀宗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赵承华还是“正旦晚煮菜茶”的传承人,年被列入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为南门村建设发展奔波忙碌

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了光辉一笔

古村处处是瑰宝。四十多年来,赵承华充分发挥自己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特长本领,潜心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和当代价值,积极为南门村发展献言献策,为推动南门村振兴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南门村成为革命老区,到南门村*支部旧址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菉猗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接霞庄跻身广东省首批古村落,南门村历史发展篇章中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赵承华的深深印记。

如今,伴随着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南门村积极开发菉猗堂、接霞庄等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道路,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悠远祥和又富有活力的景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

同时,赵承华还热心公益事业,向珠海市档案馆、珠海市博物馆、斗门区博物馆无私捐赠一批珍贵史料,如年版《赵氏族谱》共六卷,清末民初版本《天源族谱列传存本》,光绪十一年第七次印刷的《康熙字典》等古书籍,还将家族珍藏数百年的元代诗人赵梅南的十三首诗词,首次提供给珠海市*协编印的《珠海历代诗词选》刊登,并把这些诗词刻录在南门村赵氏祖祠内的《菉猗碑廊》上,得到社会各界和邻里乡亲的广泛好评。

______

岁月向皱纹致敬

生命向匠心致敬

你用一生时光啊

让传统穿越时空

你用执着和热爱

你用不变的情怀

让非遗一脉相承

南门花开

向你深深致敬

编辑:阳静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43秒,带你感受斗门“夏日荷花别样红”

今起,斗门这两条公交线路有调整,尾班车最长延长近1个小时!

斗门这个新*,将让全区近二十二万农民获益!太赞了...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明实践礼敬过往,最美的故事需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