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行情距离成本线仅一步之遥水泥企业明
TUhjnbcbe - 2021/4/16 21:30:00

“现在的行情是四五年来最差的了,真的相当焦虑、煎熬。”华东地区某中型水泥公司的销售经理王维(化名)告诉记者说。

??今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5%;从研究员的调研情况来看,不少地区规模在日产吨以下的生产线,长期处于停窑状态。眼下,行业内仍看不到一丝曙光。

??上市公司比惨

??距离成本线一步之遥

??数据显示,在年前九个月,水泥行业实现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

??上市公司同样无法摆脱业绩剧烈下滑的命运。记者注意到,前三季度冀东水泥()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下降30.69%,亏损6.04亿元;华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下降1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84.7%;塔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下降13.15%,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58%……

??行业老大海螺水泥()也没有扛住,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13.1%,归属股东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25.3%。海螺直言,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所致。

??“要命的是,金九银十是行业的传统旺季,价格也只是稍微往上走了走,很多地方现在又掉了下来。”王维对记者称。

??11月初全国性平均水泥价格在每吨元左右,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华东、中南、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同比跌幅超过20%,西南、东北地区分别下跌了17.79%和16.14%,西北地区下跌5.45%。

??水泥分析师雷丹向记者透露,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情况一直不见好,导致价格上涨乏力,现在的价格水平已经逼近很多公司的成本线。

??价格协同失效

??停窑、全员销售频现

??据了解,今年10月中旬国内某券商曾组织投资者,调研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四个区域的八个省份水泥市场,以及这些市场的龙头企业(部分为上市公司),情况并不乐观。

??其拜访的川渝地区企业透露,前几天市场推动了一轮幅度约20元/吨涨价,才将价格带回到盈亏平衡线上方,估计今年该地区95%企业亏损。

??在包括安徽、江苏和浙江在内的华东地区,从前九个月的停窑情况和4季度的停窑计划来看,除了个别企业,今年大部分水泥企业的停窑天数都将要比去年多10%左右。大量规模在t/d(每天生产吨)以下的生产线,长期处于停窑状态。

??至于湖南地区,今年水泥企业的整体运转率只有50%左右,部分t/d以下生产条件较差的民营企业同样长期停窑。

??王维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水泥厂家接不到楼盘单,只有盯上乡镇,个别企业甚至启动“全员销售模式”,从一线员工到企业高管每人每月都有水泥销售任务。他同时感慨,“往年企业还会坐在一起做下协同,现在难度很大。”

??从券商调研的情况来看,近期价格上涨的地区,一般调涨动力主要来自企业协同操作,市场需求并没有显著增长。比如湖南地区,经历了上半年的惨烈竞争,企业都对行业协同的执行非常坚决,大部分企业扭亏的意愿非常强烈,包括海螺也参与了停窑协同。但在大多数地区,协同很难形成一致意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大企业做些小动作来增加销量,破坏市场平衡。

??雷丹对记者直言,“说到底,还是行情太差,协同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最终价格还是要掉下来,企业还是把坚守市场份额放在第一。”

??低标水泥取消

??民间创新自救谋生

??在需求短期大幅提振无望的情况下,压缩产能成了唯一的出路。

??去年12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TUhjnbcbe - 2021/4/16 21:30:00

“现在的行情是四五年来最差的了,真的相当焦虑、煎熬。”华东地区某中型水泥公司的销售经理王维(化名)告诉记者说。

今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5%;从研究员的调研情况来看,不少地区规模在日产吨以下的生产线,长期处于停窑状态。眼下,行业内仍看不到一丝曙光。

上市公司比惨距离成本线一步之遥

数据显示,在年前九个月,水泥行业实现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

上市公司同样无法摆脱业绩剧烈下滑的命运。记者注意到,前三季度冀东水泥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下降30.69%,亏损6.04亿元;华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下降1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84.7%;塔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下降13.15%,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58%……

行业老大海螺水泥也没有扛住,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13.1%,归属股东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25.3%。海螺直言,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所致。

“要命的是,金九银十是行业的传统旺季,价格也只是稍微往上走了走,很多地方现在又掉了下来。”王维称。

11月初全国性平均水泥价格在每吨元左右,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华东、中南、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同比跌幅超过20%,西南、东北地区分别下跌了17.79%和16.14%,西北地区下跌5.45%。

水泥分析师透露,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情况一直不见好,导致价格上涨乏力,现在的价格水平已经逼近很多公司的成本线。

价格协同失效停窑、全员销售频现

据了解,今年10月中旬国内某券商曾组织投资者,调研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四个区域的八个省份水泥市场,以及这些市场的龙头企业(部分为上市公司),情况并不乐观。

其拜访的川渝地区企业透露,前几天市场推动了一轮幅度约20元/吨涨价,才将价格带回到盈亏平衡线上方,估计今年该地区95%企业亏损。

在包括安徽、江苏和浙江在内的华东地区,从前九个月的停窑情况和4季度的停窑计划来看,除了个别企业,今年大部分水泥企业的停窑天数都将要比去年多10%左右。大量规模在t/d(每天生产吨)以下的生产线,长期处于停窑状态。

至于湖南地区,今年水泥企业的整体运转率只有50%左右,部分t/d以下生产条件较差的民营企业同样长期停窑。

王维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水泥厂家接不到楼盘单,只有盯上乡镇,个别企业甚至启动“全员销售模式”,从一线员工到企业高管每人每月都有水泥销售任务。他同时感慨,“往年企业还会坐在一起做下协同,现在难度很大。”

从券商调研的情况来看,近期价格上涨的地区,一般调涨动力主要来自企业协同操作,市场需求并没有显著增长。比如湖南地区,经历了上半年的惨烈竞争,企业都对行业协同的执行非常坚决,大部分企业扭亏的意愿非常强烈,包括海螺也参与了停窑协同。但在大多数地区,协同很难形成一致意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大企业做些小动作来增加销量,破坏市场平衡。

雷丹对记者直言,“说到底,还是行情太差,协同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最终价格还是要掉下来,企业还是把坚守市场份额放在第一。”

低标水泥取消民间创新自救谋生

在需求短期大幅提振无望的情况下,压缩产能成了唯一的出路。

去年12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情距离成本线仅一步之遥水泥企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