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记者接到投诉,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十里社区村民反映,当地小学被翻盖成了别墅,他们觉得,这种建筑行为缺乏相应流程依据,是在建的违法建筑。
村民们通过*务热线进行投诉,街道自查给出答复:该项目手续齐备,不存在任何问题。房屋的建设行为继续进行。
眼看二层小楼就要封顶,村民向媒体求助。金陵晚报介入后,街道发现,之前的调查似与事实不符,叫停了房屋建设。
村民的疑惑:
村小学翻建怎么翻成了“别墅”区
李先生(化姓)是浦口区星甸街道十里社区的村民,社区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颇为不解。
“在村口有一块地,之前是十里小学和部分老村部,小学搬走之后,这片地就一直空着。”最近,空地开始热闹起来。
“来了一个项目组,把老房子拆了,开始盖新房。”旧房出新,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怪就怪在,拆掉的是教室,盖起来的却是二层小楼。
“从现在建设的情况来看,像是一栋栋联排二层别墅。”空地周围围起了围墙,大门经常紧闭,村民们只能透过门缝观察房屋建设的情况。
整个项目四周,村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施工许可和公告。
村民们觉得,这个项目可能并不合规。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村民们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了星甸街道和十里社区。
很快,村民们得到了官方答复,星甸街道给出一份由“南京喜盈门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为报道单位的申请报告,在申请报告中,喜盈门公司所申请的地址为原十里小学和十里老村部,建设面积(七排)合计.22平方米,建设理由是拆除危房翻建成二层楼。星甸街道建设所批准日期是年6月20日。村民告诉记者,在6月20日之前,该地块开工已久。
星甸街道据此报告认为,该处建设行为合理合规,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工地建设行为照常进行。
在这份申请报告中,三个关键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建设主体是喜盈门公司;二、建设理由是危旧房改造;三、所有手续只到街道结束,没有区级部门的批准和备案。
那么,这里的建设行为,真的像街道回复的那样,完全合理合规吗?
十里社区回复:
地块早在十年前就卖给了老板
记者首先来到现场,大型吊机已经入场,房屋盖到了二层,眼看就要封顶。工人们正在里面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大门紧闭,记者敲门,无人应答。
记者随后来到十里社区,社区主任接受了采访。主任告诉记者,该地块包括了十里小学和一部分老村部,早在十年前就卖给了王姓男子,也就是喜盈门公司的老板。主任确认,王老板是外来人员,并非本村村民。至于卖地手续,主任表示肯定是有的,但一时之间拿不出来。
“这块土地的性质是集体建设用地,所以在上面是可以盖房子的。”主任认为,喜盈门公司所提交的申请书已经经过街道各个部门的盖章认可,因此,他的建设行为是合法合规的。
记者随后来到街道,星甸街道的回复与社区基本相同。
调查一:
大型建设行为是否需要向区级主管部门报备?
记者首先跟街道国土部门确认,该地块属于集体建设用地。
记者,记者来到浦口区建设局,工作人员确认,老旧房改造的主管部门是规划局。
记者最后来到南京市规划局浦口分局,项目科工作人员接受了采访。
该工作人员首先确认,大型建设行为,都是要先向区级规划部门报批的。截至目前,规划局并未收到星甸街道关于该项目的申报信息。
调查二:
小学改别墅符合危旧房改造吗?
“危房改造,我们一般要遵循这几个原则: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和原貌。”南京规划局浦口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十里小学的项目,之前是一层房屋,现在盖到两层,高度肯定超过了;之前是教室,现在是别墅、办公楼,用途也改变了。
“如果经过调查,该项目确实属于危旧房改造。如果不走新建手续,那么要符合三原规定,超出规定,将由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如果走新建手续,那么需要依次向区国土、规划、建设部门提交手续。”
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至今没有收到该项目的申报,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该项目在手续流程上,确实存在不妥之处。
调查三
建设主体是私企,符合申报要求吗?
调查中,建设主体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