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6日,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在南京举行。昨天,市委市*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电影周相关情况。根据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出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科幻十条”要求,依托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南京在打造科幻产业新生态,探索未来文化融合科技新模式,创建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以及科学传播赋能高地等方面都有重要举措。第二届蓝星球电影周活动在延续去年的基础上,为南京市民呈现出一周的视听盛宴。
以牛首山为基地
打造国际化“科幻谷”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府
高度重视科幻电影和科幻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集
聚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电影产业发展道路。首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的举办,迅速抢占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历史性机遇,让南京成为中国以科幻电影为核心、全面发展科幻、影视、科技跨界融合产业的科幻电影之都。据悉,本届蓝星球电影周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召开科幻产业座谈会,依托南京影视公共服务中心,整合联动多方资源,打通影视产业上下游,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汇聚人才,为各类企业提供*策支持、便利条件和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进行影视、科技产业方面规划与布局。南京将以牛首山为基地搭建国际化科幻影视科技产业平台“科幻谷”,以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为契机和依托,构建以科幻电影制作基地、影视科技园区、科幻电影人才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平台,并推出扶持科幻电影人才、剧本、技术、企业等多方面的*策,吸引全世界优秀科幻电影人才、优势资源、产业项目到南京落地生根,实现中国科幻电影和电影工业的集群式发展。蓝星球组委会介绍,将
积极引入中国顶级科幻电影人才和项目,陆川导
演及其重要科幻电影项目《局》,成为落
户“科幻谷”的首个电影人工作室和
首个科幻电影项目。
江苏人陆川
领衔主竞赛单元评审团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
发布了本届电影周评委会阵容,中国著名导演陆川领衔主竞赛单元评审团。
著名导演陆川作为江苏人,是当今中国电影行业领*人物,凭电影处女作《寻枪》一鸣惊人,凭《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奠定了国际级导演地位,之后陆川的电影创作也从作者电影向纪录片、商业类型片进行多元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
金牌策划、监制王红卫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重要推手,参与了《流浪地球》等重磅国产科幻电影,年王红卫就作为主竞赛单元评委来到了首届蓝星球。这一次,王红卫的身份是创投评委会主席和年度创作导师,统筹今年蓝星球创投评审工作并为青年电影创作者提供创作指导,来自中影股份、腾讯影业、华纳中国等一线电影公司的资深制片人,将和来自科普作
协和院线的专家一起组成创投评审矩
阵,为本届蓝星球创投进行全
新角度评估点评。
面向全球征集
2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今年9月,本届蓝星球科幻
电影周就面向全球启动了影片和创
投项目的征集。作为中国首个科幻电影主题活动平台,蓝星球进入第二届受到了业界更广泛的认可,在疫情影响全球电影产业和电影活动的大背景下,蓝星球的科幻影片数量以及创投项目质量都比首届明显提升。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共征集到部影片,来自德国、日本、波兰、法国、丹麦、挪威等2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视野更广阔,不同国家地域的社会文化与科幻融合,精彩纷呈。创投会共收集到个项目,数量虽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青年电影人以科幻拓宽表达,明显体现了回归电影创作本质的趋势。今年“蓝星球”推出了“蓝星球48科幻电影极限赛”,在短短两周内就
有50多个科幻电影团队报名参赛,其中
不乏参与《流浪地球》等重大科
幻电影项目的团队。
面对时代挑战
科幻将成为城市文化重要标签
蓝星球旨在以国际视野、
跨界思维,以科幻探索中国电影的表
达空间,尤其在年疫情席卷全球、改变
人类未来的时代背景之下,蓝星球将今年主题定为“共情”。目前,电影周已在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举办中国科幻电影相关的展映和论坛,是今年国内唯一与国际电影节持续互动的电影主题活动。作为一个科幻电影活动,蓝星球面对时代变化,作出了积极回应。年度论坛是蓝星球最重要的发声平台,华语顶级导演陆川、雨果奖获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国际科技文化预言大神凯文·凯利、中国唯一卡尔萨根获得者郑永春,都将在疫情改变人类命运下的风云对话。这也是蓝星球在国内创新将国际顶级科技文化预言大神与享誉国际的中国电影人、科学家和艺术家进行对话,蓝星球从此为中国科技文化领域打开了全新的国际化视野和历史性格局。南京将从蓝星球起步,将科幻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标签,将蓝星球从电影活动平台向科幻主题文
旅、健康生活生态及生活方式多元化发展,
把南京打造成科幻电影之都、科幻影
视科技生态之城。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