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融媒体记者李子俊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有
着厚实的工业旅游资源和遗存。南京也是鱼米之
乡,留下了诸多农业文明的印记。在南京的城市化进程中,设
计者们独具匠心,将一些原本被时代“淘汰”的老厂房、老粮仓,甚至是工
业生产线上经过处理的“回水”,打造成了创意十足的书店、酒吧、民宿、园林景致,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变成了承载着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网红打卡景点。
上世纪的公社旧粮仓
变身网红民宿
“美不胜收,田园风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上个双休日,网友“CFT01”慕名来到位于溧水的南京李在凤粮仓都舍酒店体验,无论是周边的自然田园风光,还是旧粮仓改建的精妙创意,都让他眼前一亮,连呼“不虚此行”。
这座可以让你“早上听着鸟声醒来,晚上伴着蛙声入眠”的李在凤粮仓都舍酒店,位于溧水区风景秀丽的李在凤村,坐落在芦苇荡漾的乡间池塘和各色瓜果田园中央,建筑保留了原生态的江南农村特色,是一座类似世外桃源般的“高颜值”民宿。“这是一处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公社旧粮仓,后来废弃不用。我们大胆尝试改造,变成了现在的特色主题酒店。”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酒店自从年8月开业以来,就以独特的时尚田园感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钟爱。去年还获得了中国旅游住宿业金光奖“中国最佳主题酒店”称号。
在南京的乡村,还有不少由老建筑改造的民宿、酒店。例如江宁谷里公塘头村的公塘头民宿,由当地一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废弃小学改造而成;溧水晶桥镇的古村落石山下村,坐落着一所由荒废的乡村古老民居改造的民宿——“未见山”乡居酒店。
废弃的石膏厂老厂房
成美丽乡村农家书屋
绿水青山,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中,藏着一座长方形的建筑,外观看上去是间老厂房。然而一走进门,偌大的阅读空间宽敞明亮,足足有平方米。木质的书架高高立起,一册册的书籍从地板几乎摆到了屋顶。这便是位于桦墅杨柳塘自然村的网红农家书屋——桦墅凤凰云书屋。
“这里原来是个石膏厂,关停好多年了。”桦墅村民李爱琴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老建筑主体完整保留,斑驳的水泥墙体和原木色的书架交相辉映,木质的台阶拾级而上,上面摆放了不少绿植。粗犷的工业风格和浓郁的书香气息交融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桦墅凤凰云书屋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美丽乡村的一景。”桦墅村村委会相关人士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对周边附属厂房资源及遍布全部自然村的8个桦墅学堂进行综合打造,建设总面积近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街区,实现全国首家电子商务图书文化村品牌创设。
百年老水泥厂
摇身一变成书店和酒吧
今年5月开园的园博园,结合百年老水泥厂旧址“讲故事”,把原来的工业废墟变成了“宝藏景点”。
江苏园博园所在地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兴起采石热潮,遗留下来采石矿坑、宕口与废弃工厂遗址,矿渣堆积,崖壁裸露,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伤疤”。如今,经过设计师的妙手回春,旧厂最高楼转身成为华丽钟楼——“南京时”,水泥筒仓变成了书店和酒吧。百年工业遗存重获新生。
文学仓、艺术仓、绘本仓……园博园内的先锋书店绝对让你眼前一亮。百年老水泥厂留下的10个水泥筒,成为10个主题书仓,设计感十足,呈阶梯式上升的“旅行主题仓”,螺旋状向上延展的“诗歌塔”等等。这里也成了众多文艺青年的旅行打卡地。
晚上,不少游客选择去坐落于百年水泥厂旧址的南京珺懋酒店·傲途格精选的“水泥筒仓酒吧”里,喝上一杯特调的鸡尾酒,在水泥混凝土与氤氲绿植构成的空间里感受历史、自然和文化。
工业回水处理后循环进湖
绿色发展打造园林美景
在南钢厂区内,近4万平方米的九龙湖烟波浩渺。岸边绿草如茵,水鸟穿行湖面,不时还有游鱼跃出。谁能想到,眼前这幅宛如水墨丹青图的美景,竟然是南钢工业用水的源水蓄水池。
登上画舫泛舟湖面,举目远眺,对面是一幅无比壮观的景象:蓝色穹顶下是铁矿料场封闭大棚,高炉炼铁的矿粉混匀生产线清晰可见,棚内堆取料机欢快地飞旋,产生的些许扬尘却被罩在棚中,真正做到了“用料不见料”。
“我们的中水回用处理站会将全公司的生产、生活回水进行集中处理。”南钢全资子公司、南京金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燕指着面前的湖水说,“处理后的中水大部分再回入‘九龙湖’,再用于生产中。”
张燕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南钢累计投资80多亿元实施绿色发展、环境提升。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周边居民和游客热衷打卡的网红地,也是南京大、中、小学生喜爱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接待了多人次的参观者。”张燕说。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