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在我看来十分震撼人心的战争史诗电影。
作品以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
以秦淮河畔十四位风尘女子与教会女学生间的关系为明线,以美国人约翰的心理变化为暗线展开叙述。
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爱与救赎的蜕变,
像是透过教堂彩窗照射进来的阳光一样灿烂绚丽,耀眼夺目。
故事发生在年。
日本侵略者入侵南京,六朝古都顷刻间便成为一片废墟。
众多中国*民被困城中,日*对这些放下武器的中国*人和那些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无端的杀戮。
大街上随处可见死伤者,还有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
沦陷的南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故事主要围绕一个教堂展开,一支仅剩十几人的教导队在李教官的指挥下救下了一批女学生。
也因此招来了更大一批日*的进攻,彻底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教导队人员也所剩不多。
之后李教官一直守在教堂对面的废墟中,默默保护着女学生们的安全。
在一批日本人攻入教堂之后,李教官凭借一己之力将敌人全部吸引过来并歼灭。
应当承认他是一名十分优秀的*人,他提前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性。
最后以同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场面之震撼催人泪下。
主演约翰,在片中最初的身份是一名入殓师。
他因为被请来帮死去的英格曼神父化妆进入了教堂。
最初他的形象并没有那么正面,他从未想过要帮助大家做些什么。
后来,在与学生们还有那些几名女子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被那些人的善良所感动,也因为日*的暴行感到愤怒。
最后他决定留下来充当神父的角色,给这些人提供庇护。
约翰作为一个美国人,最初并未认识到战争的残酷。
他认为即使是交战中,人道主义也应该被承认。
于是当日*闯入教堂欺负那些女学生的时候,他选择手执红十字旗,站在教堂的最高处高喊人道主义。
虽然他力量有限,并未让学生真正得救。
但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神父。
残酷的现实也消弭了他的最后一丝幻想,他认识到只有逃离这里才能真正让这些学生们得到拯救。
当外出寻找未归的两名秦淮河女人遇到自己的同伴时,他拒绝了独自逃出南京的机会,让观众重新认识了这个“酒*”。
我们发现他已经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唤醒了自己人性中的光辉一面。
那些秦淮河女人们也在和女学生们的相处中,找回了曾经尚未迷失在烟花之地的纯洁的自己。
他们对那个叫浦口的男孩儿表现出的巨大善意让我们感动。
她们留着精细修剪的眉毛,蓬松的卷发,大红的唇色,还有色彩斑斓的丝绸旗袍。
倪妮饰演的玉墨,在这些女人之中扮演着领头者的角色。
从她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之时便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迷,引人深思。
后来当她和约翰说到自己的过去:
她曾经在一所教会学校读过很多年书,被人们认为高傲的像是英国女王的她,在十几岁时便被自己的继父强奸又被送到了烟花之地被迫接客。
这样的她无疑是令人心痛的。
我们可以注意到,约翰提到如果他的女儿还活着应该和这些女学生们年龄一样大。
而玉墨则是在和女学生们一样的年龄时被强奸,人生就此与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背景为他们最后选择救下那些女学生做了铺垫。
最终在面对女学生们不愿受辱,计划集体自杀的情况时,她提出了愿意代替女学生们去参加所谓的“庆功会”。
于是她们化妆成了学生们的样子,而真正的女学生们则在约翰的帮助下乘坐卡车顺利离开了南京。
最后也并未交代这些秦淮河女人们的结局,这更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
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那一曲婉婉唱来的《秦淮景》: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
影片中南京方言的使用更增添了真实感,
贯穿始终的书卷朗诵旁白的应用,也给了观众很强的冲击和代入感。
提升了观影者的观影体验。
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都较为立体,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内心经历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