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妙玉是孤芳自赏还是故作姿态可怜又可恨,
TUhjnbcbe - 2023/6/7 21:25:00

曹公神妙之处,前面金钗的美当你觉得已经写尽了后,结果又出来一种不同的美。妙玉和黛玉有多少文人能写出她们的相同,又能写出她们的不同?首先要肯定的是,曹雪芹对妙玉这个角色有特别的偏爱。书中她的部分很少,但金陵十二钗中她排在中间;相比之下,薛宝琴的戏份很多,她也没排到正册;凤姐的戏份也多,但是在她之后。如此看来,曹雪芹是不会在判曲这种重要的地方诋毁她。所以再结合上下文,风尘肮脏违心愿就可以理解成,才华馥比仙这样的如仙的女子无奈入凡尘,事与愿违。

有一种研究说,大概是妙玉太过于孤傲,而内心又有突破当时封建传统的想法,所以才会遁入空门,这更多的是一种追求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大胆做法,不畏权贵,也有研究者猜测是妙玉曾被某个达官贵人所喜欢,但她不肯违心下嫁……当然,只是众说纷纭的猜测罢了,作者还是很偏爱妙玉的,他说妙玉是渡恨菩提,可见妙玉在他心里的位置不一般呢,我也很喜欢她~由于我们认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直接或是主要作用,可控可改变。但事实上,在物质条件和社会现有生产力及科技水平限制下,一味地追求思想的飞跃是不现实的。

举个例子贾宝玉今天可以作彩妆设计人,时尚总监,黛玉可以做作家诗人在开讲,王熙凤可以作小组运营总监,总之每个人可以在社会分工中寻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但是红楼梦里面不行,那个封建制度导致根本就没有这些工作,没有这样的诉求,只有资本主义来了才能使得机器工作了,丰衣足食了,我们能讲精神,思想,文艺文化,否则就是农业国及农业国的皇权统治。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她师傅给她留了一句话:“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前80回中妙玉基本上没做什么“大事”,更谈不上出什么“结果”,因此妙玉的“结果”必定在80回后才有正文。如果妙玉最后的“结果”就是碰上了高鹗续书中的劫匪毛贼,那她的师傅也太能坑徒了:在大观园几年啥正事没干,就为了等这么一个结果?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诗至最后两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时,妙玉便走了出来,制止了她两再继续联下去:“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能说出这种话来,说明妙玉对贾府以及主要人物的命运是有预知的。

再看看她续的诗,极其晦涩难懂,但还是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些可以琢磨的信息,“石奇神*搏,木怪虎狼蹲”就涉及到宝玉和黛玉。“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文本中李纨和妙玉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而且李纨还特别讨厌妙玉,为何妙玉将稻香村和栊翠庵关联起来,却没有提及任何其他地点?妙玉唯一的一次写诗,应该不是简单的写景抒情,必然潜藏着很多80回后的重要信息,只是在失去80回后文字的关联和索引下,很难参透这些诗句中的玄机了。

邢岫烟说妙玉“女不女男不男僧不僧俗不俗”,这是西厢记《下书》里慧明的唱词,如果将《下书》一节慧明舍身救孤的故事对应到妙玉的“结果”上来,妙玉应该是为了救助宝玉脱离牢狱之灾而委身权贵,不仅仅兑现了她师傅留下的“结果”一语,也符合作者在判词中对妙玉结局的暗示。作者需要有这么一个带发尼姑的存在,所以她就存在了。你站在作者方想一下。纯粹的尼姑和纯粹的闺阁小姐来描写妙玉,何来妙字可言呢?她的名字正符合作者给她安排的所在呀!所以一点都不突兀。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控都有自己的情意结所在。太纯粹的东西世人都嫌呢!妙玉妙也妙在太高洁反而污浊。这就是妙字本身啊。两个极端,可他喵的不妙!整个红楼梦里,只有妙玉给人的感觉最极端。也可以算妙不可言了。还有一个极端的就是晴雯了。其中的极端可见一斑。

京中活动的名道名僧,作为宗教人士,兼有*治掮客和宗教领袖二重身份,清虚观张道士这样的高级道官,贾府公侯之家,也要称呼张爷爷,以长辈礼数相待,观中挂单的道官们可以随手就拿出各色金玉珍玩给宝玉玩赏,这等富贵道官,一般的穷京官都比不了,像秦家、李家那等寒素,更不消说了。但妙玉作为尼僧,不能挂上僧官道官这样的官员身份,只能在贵族家庙主持,先天就弱势一等,妙尼本身既清高,又毫无隐居山林苦修的道心和体格,仍然是富贵人家的闺阁小姐本色,除了大观园,妙尼其实别无存身之处。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其实就是曹公对于妙玉的评价……妙玉是有黛玉的影子的,这个非常明显。黛玉在书中的重像很多,比如晴雯、妙玉,姑苏的那个早夭的绣花闺秀(就是绣的屏风非常有名的那个),她们都是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下,黛玉会变成不同的样子。好像给黛玉的人生有了很多不同的可能,可惜所有的命运都不脱于怀才而早夭。但是妙玉因为是出家人,而且最后结局应该不算太好,所以她受到的苛评更多。出家并非妙玉本愿,然而,她自称“槛外人”,孤标傲世之态,比一般出家人还要过之,所以会有很多人斥之为伪。其实,她只是一个十八九的小姑娘,放到今天,大一大二的样子,怀春自然正常,而傲世除却本性因素则是生长环境所至。

其实我觉得从判词来看,妙玉有两个比较致命的弱点,让她以后在遭遇危难的时候极可能无人来助“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作为尼姑,妙玉其实并未断绝尘缘,她有意于宝玉。作为出家人,这便是“非分之想”并且,这样的非分之想不仅仅被读者所知,相信文中的多位人物肯定也能感觉到。

第二就是“世难容”真正世难容的不是她的“洁”而是她的自命清高。黛玉已然清高,仍有湘云、宝钗众姐妹等真心好友。而妙玉真真是几乎没有知己,连李纨都嫌。因此,一旦大厦倾頽,妙玉这种无依无靠的附庸者结局可想而知。

1
查看完整版本: 妙玉是孤芳自赏还是故作姿态可怜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