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龙盘虎踞之地,自然少不了“龙”“虎”地名;龙为阳,凤为阴,有了龙,便会有凤,自然也就会出现“凤”地名。
神奇的“龙”地名
龙,是传说中善于变化、兴云唤雨、吉兆祥瑞的神兽,中华民族的图腾。清凉山南,自古便有清水大潭,晋朝时期,人们便常常看到有乌龙出没,而且说得确凿,是其年的六月十九日,有四条之多,环绕四个泉眼戏水。一直到明朝,还有人于傍晚在潭上泛舟,“忽见潭南水面有物浮出,黑而长可数尺,昂首望北而行,水辄坌涌”(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此潭,当然便被叫做“乌龙潭”,直至今日。江宁区龙都,原名泉都,因多泉井而得名,后因传说曾有九龙聚此,便改成了“龙都”。水西门外双闸,有个龙王村,也由于传说清朝末年有龙落此而得名。有了龙,便产生对龙的崇拜,于是,在城中火瓦巷附近便出现了龙王庙和龙王庙地名。还有以龙的象形而命名的地名,如太平门外“钟山龙盘”的余脉,叫“龙膊子”;太平门内的余脉,叫“龙尾坡”(古名,即今富贵山)。龙,又有象征意义,科举时代,人们往往把夺魁喻为“鲤跃龙门”,把贡院大门称为“龙门”,于是,夫子庙贡院附近便出现了龙门街。
龙的最大寓意,则为“龙者君也”,成为封建帝王的化身,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的经历,便造就了许多龙地名。金陵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诞生的地名较多。在金陵建城的时候,朱元璋常出来视察。一次,他走到三山门西关头附近,路不通了,只好“打道回宫”。此后,这条街就成了回龙街。传说朱元璋也坐车视察过门东城墙。门东多小道,不识路者常常会走进死胡同而受阻,绕道而行。因是皇帝受阻,于是,便叫这些巷子为“转龙巷”、“转龙车”。帝王经过之处,也会有奇迹发生。据说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住在门东马道街,朱元璋曾去探望。路过巷子有一口井,“龙的化身”朱元璋经过,望了一眼,自此之后,此井从不干涸。井,称龙泉。有井之巷,便被叫做“龙泉巷”。最有趣的是,明代戏曲家徐霖,家在金陵门东箍桶巷。家中有“快园”,园景优美,连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时也慕名而来。这个皇帝还在池边垂钓,居然还钓上了一尾灿*的金鱼。宦官急忙凑趣,争相购买。皇帝高兴得过分,大笑着失足落水,被宦官扶着上来。这个池子就有了一个“浴龙池”的名字。
实有的“虎”地名
关于虎地名,金陵亦有一些。据元末明初人宋濂《游钟山记》记载,他于元至正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年3月29日),与刘伯温、夏允中二君同游钟山,就在昭明读书台前、黑龙潭畔七佛庵中,看见一个僧人,脸上有一块新瘢,乃是早几天上山采茶时,被老虎追入僧舍,虎爪伤其额颧。《上(元)江(宁)两县志》也记载,明代嘉靖年间(-),金陵紫金山发现过老虎。当时有一位将士陈忠,臂力过人,曾在紫金山力擒两虎,由是知名。明初,金陵还有外国进贡的老虎,圈养在雨花门外。这个地方开始叫养虎仓,后来叫养虎巷。金陵门东还有个地名叫老虎头,一般旧籍都认为是个错讹地名。传说,这里原来有个湖,因为是三国孙吴时娄侯张昭所开,就叫娄湖。湖畔张昭所在地就被称作“娄湖头”。这个名字叫起来比较拗口,时间一长,就被老百姓叫成声音相近的“老虎头”。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此地,有赤石矶俯临娄湖。矶石呈赤色,狰狞如虎头。老百姓因此而叫“老虎头”,亦非不可。再有此地近剪子巷。剪子巷,古名周处街。周处,为东吴、西晋年间人。在金陵门东至今还盛传“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所谓“三害”,即伤人猛虎、吃人蛟龙和年轻时为非作歹的周处自己。其中第一害便是老虎。金陵民间传说,当时老虎便出没于老虎头一带。周处当年就是在老虎头用箭射杀老虎的。
传说的“凤”地名
金陵,作为历代帝王垂青的都城之选,自然便会有诸多祥瑞之兆,自然也便会有诸多凤凰出现的传闻,产生诸多有关凤凰的地名。金陵最有名的凤凰地名,莫过于凤凰台了。凤凰台,位于金陵西南隅花露岗一带。此地原名永昌里。据唐人比较严谨的史籍《建康实录》记载:“(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四年正月……戊戌,凤凰二见于京师,有鸟随之,改其地为凤凰里。”此项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皆十分明确,即公元年正月二十二日(阳历3月14日)这天,在京师金陵出现两只凤凰,百鸟随之而来,于是,就把永昌里改名为凤凰里了。后来,在宋代《景定建康志》中,则详细地记为,“宋元嘉十四年,大鸟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声音谐从。众鸟如山鸡者随之,如行三十步顷,东南飞去。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凰里。”同志中,后又记云:“宋元嘉十六年,秣陵王顗见三异鸟数集于山,状如孔雀,文采五色,音声谐和,众鸟附翼而群集,时谓之‘凤’,乃置凤凰里。起台于山,因以为名。”花露岗也改名为凤台山。因为凤凰出现,乃吉祥之兆,不但改了一些地名,而且在凤台山上建起了一座凤凰台。如今凤凰台早已毁而不见,但是,前人歌咏凤凰台的诗篇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其中最著名者,当然是唐代人称诗仙的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了。诗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正由于此,一些凤凰地名便派生而出,古代有凤游寺,当今有凤台路。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金陵既为虎踞龙盘的宝地,自然便有凤凰不断降临。明初朱元璋洪武年间,有凤凰落于金陵城中,便产生“丹凤街”地名。清初,凤凰又降临门西凤凰台附近之处,此地便叫做“来凤街”。清代,还有凤凰来到金陵城西,这里便叫做“凤凰街”。其他的凤凰地名,如来凤新村、凤凰新村、凤凰东街、凤凰西街、凤凰庄又由此而派生。吴福林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